浅谈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计萍
[导读] 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幼儿园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计萍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罗沙幼儿园   550102
        摘要: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幼儿园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进行安全教育,而逐渐拓展到保护孩子的心灵,养成健康心理,并且要增强孩子基本生活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石,做好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工作是提升幼儿教育活动质量的关键。疫情当下,幼儿教育工作者更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作为“首要课程”的健康教育是否在教师和家长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我们是否能为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奠基”工作?
一、增强幼儿园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针对目前幼儿园对健康教育的局限性认识,幼儿园应着重改变这一现状,注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保护孩子心灵,培养孩子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园应注意引进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从而设计更加科学的教学计划。3-6岁的孩子接受能力强,可以带领孩子做小游戏来锻炼身体,增强心理素质。例如带幼儿做足球训练,教师带孩子们从拍足球开始,表扬孩子的优异表现,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又能让幼儿在表扬中形成自信的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孩子的身体、心理双向健康发展。
二、转变教师健康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实践能力,更新幼儿教育模式,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实现科研工作和理论知识的协同发展,真正将健康教育内容和实践教学工作融合起来。其次,增强教师的教学决策能力。教师需要掌握自主学习和反思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培训、研讨、比赛、观摩等实践形式作为自我提升的途径,如在指导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指导融入实际工作中,利用心理教育手段为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内在驱动力,从心理、情感上为健康教育的开展做好铺垫。
三、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双方互相影响。幼儿的心智还未成熟,心理极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心理出现问题往往会是大问题,会影响到幼儿的一生,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幼儿教师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锻炼他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幼儿进行心理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幼儿园可以做一些心理小游戏,让幼儿蒙着眼睛跟随身边同学走向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也让幼儿能够充分信任身边同学,成功走向点也能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多方面锻炼幼儿的健康心理。
四、教师应注重自身行为,传达健康的心理观念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状态,孩子正处在一个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的时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更大,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思考为孩子塑造良好心理基础的方法。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模仿他人的时期,作为孩子接触较多的人,教师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与教师的互动也可引起孩子的心理反应。做好教师素质培养的工作,也是培养教育孩子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教育知识、端正的品格,更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知识。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教师也应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健康的心态来引导孩子,这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例如:教师可从早晚的接送孩子中营造温暖愉悦的氛围。早上站在门口迎接孩子的到来,用亲切的笑脸向孩子及家长们打招呼,给他们安全感。若是发现孩子情绪不好,及时鼓励拥抱他,孩子会产生受重视的感觉,而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即使有着不好的心情,也会被感染而变得快乐。
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之中
        西汉学者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起着重要作用。一代师风影响着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精神风范和行为习惯教育学生、感化他人、辐射社会,对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影响深远,会有力地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进步,对贯彻“以德治国”思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各教育部门都把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园务会议、教职工代表会议等各种各样的会议上都在谈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榜样引领,环境影响,职业道德规范培训,三年发展规划,个人工作计划总结,奖先进改落后等一系列方式和途径促进着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研究发现,在幼儿园将心理维护和师德师风建设合二为一,能更进一步促使幼儿园教师的心理维护,能更进一步地促使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强情绪调控、承受挫折、环境适应的能力,提高了其心理健康水平。
结束语
        指导幼儿健康教育课程时,教师要立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为幼儿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非常时期”通过对幼儿健康教育工作的反思,我们发现了当前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幼儿发展需求,继续深化教研工作,扎实推进幼儿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姜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路径分析[J].读写算,2020(08):42.
[2]曾瑞苹.提升幼儿园健康教育保教质量策略探究[J].儿童绘本,2020(10):91-92.
[3]周漫梨.幼儿园健康教育有效途径初探[C].广州市健康教育所、广州市预防医学会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广州市第十届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文集.,2016: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