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炯元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阆中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637400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点部分,其教学内容中包含丰富的德育思想和德育理论。因此,教师应该牢牢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性,在教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感受文化文明的积淀,体会社会能量的传承,进而全面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文化素养,还要让学生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程的德育内容、德育作用,并通过有效渠道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引导学生道德素养的正确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又被称为道德教育,客观上来讲,主要是说在政治还有思想等方面对社会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影响活动。这种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时代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德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上去。其次,这也是促进两个文明的重要保证。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从根源上改变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通过德育渗透还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改变唯成绩论思想
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道德观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将自己的定位由之前的教育主导者变成与学生分享教学成果和心灵沟通的导师,从而让学生喜欢上语文的学习,这是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要逐步摒弃唯成绩论的思想,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纠正一些缺点,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比如“斩钉截铁”、“热血沸腾”等,从这些词语中让学生体会壮士们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学生通过学习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内心不由的产生对烈士的敬佩感。
(二)立足语文教材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众多德育素材,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根本立足点。具体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德育纲要》掌握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及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等具体的德育内容,以此梳理语文教材[4]。然后教师要紧扣文章主题在新知导入环节、朗读环节、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重点词句解析中、欣赏插图过程中、习作环节、口语交际环节,适时地渗透德育内容,让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充分彰显,达到最终的语文教学目标和德育目的。教师以身作则,借自身的道德示范渗透德育。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朱德的扁担》《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长征》《大江保卫战》《我们爱你啊,中国》《卢沟桥的烽火》《北京》《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文章,有的写的是革命前辈的故事;有的写的是爱国人士的故事;有的写的是战争中英雄的故事等,这些都是显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背景介绍、延伸拓展环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并自觉践行,以此更好地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并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小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要充分把握好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才能达到“德育”和“智育”双重目标。
(三)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毕竟是小范围的教学,德育教育素材来源于历史和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教师完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吸引同学们主动参加,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文化修养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英勇历史纪念馆,让学生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了解他们在艰苦岁月不怕苦、不怕牺牲、团结合作与敌人奋斗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当一名交通小辅警,在教师的指挥下在红绿灯口指挥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并对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进行说教,让他们知道只有大家都遵守交通了,我们的生活秩序才会变得更好。总之,教师要努力将书本知识进行延伸,从学生的生活中对他们言说身教,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语文教育中逐步的渗透德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来说,其教学地位和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地位是相同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借助教材文本和课后作业来更好地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无缝整合,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够更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不断地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葸学鸿.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69.
[2]陈冬丽.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4.
[3]宫存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