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中德育渗透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杨启发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德育教育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
        杨启发
        思南县青杠坡镇沙坝场小学   56511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德育教育逐渐取代了应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也被语文教师重视起来了。但是,虽然德育被广大教育学者重视,但是很多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了解要如何实施德育。因此,本文就小学语文课中德育渗透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理论研究;重要性
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是教师和学校所要做出的贡献。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一、德育教育偏离现状
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很多机构,很多领域都在研究德育教育要如何实践,但是具体的可实施性方案却始终没有出来,且实施途径也一直停留在了表面。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学校首先就应该实地取材,根据学校的学生的德育情况来进行决定,该用何种方法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德育教育才能够让学生收益最多,这是学校所要一直研究和做的工作。
        二、小学语文课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蔡元培先生曾说:“若无德,则虽智力体魄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因此德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入学的第一课,也是离校前的最后一课。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好坏比任何东西都要宝贵,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从每一件小事入手,做到“润物细无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小学生发展的必要需求
语文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要承载者,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生活中如果没有语文,那我们的生活会过不下去。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不仅可以学习语文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还能够通过语文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拥有良好道德意识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发展阶段,这个时候是没有正确的道德意识的,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融入德育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道德判断。


(二)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必要需求
语文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来相互交流,彼此思想最重要的一项汉语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能力,让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形成。此外,在语文课程中,也有很多古代的文人留下来的传统的宝贵文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相关和健全的人格。语文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把握住语文的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革命,首先就应该学好语文。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必须具有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不仅具有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历史的作用,还利于开展德育研究。
(三)能够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提出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以高效性去完成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是学校衡量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学生的有效发展则是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以有效课堂为基础,高校教学为载体,来进行授课。那么高效的语文课堂,必然是离不开德育的,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将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师在教学《司马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司马光的这个故事来告诉学生遇事应该沉着冷静、换个方位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学习司马光的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借用这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三、实施生活化德育
生活化德育是指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能够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采取实践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去经历和感悟,此来构建学生自己的价值理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能力。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而言,德育的目标虽然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实施手段上还是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是采取灌输的方式,一味的说给学生听,告诉学生怎么做,却不带学生去进行实践。长此以往,这样不仅没有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还会压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个性得不到解放。因此,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就可以采取生活化德育的方式来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三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融入德育教育来配合语文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德育知识,以此让学生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庄.德育生活化里面概说[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