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莉
浙江省温岭市东浦中学,浙江 台州 317508
摘要:学习语文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落实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知识的学习除了要不断的输入之外,输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一种体现。通常语文知识输入的形式是阅读,输出的形式是写作,保证输入以及输出的持续性和平衡性,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保证。本文就将初中语文课内外部阅读和作文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阅读和写作;策略
引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两项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而基于写作学生又能够将所吸收的知识化为自身的语文能力。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将阅读和写作两者充分进行结合,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的素养,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阅读教材,提升学生语文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诸多教育学家共同研究并编制的,且符合了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同时文章都具有学习的典型性。在学习文章时,学生可以清晰的了解文章架构、情感缜密性,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由于初中生思维的限制,在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时,往往并不能够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以及写作的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将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行结合,让学生在掌握阅读内容时,挖掘写作方法,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散步》这一节课文,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在整个文章中并没有直接描述母亲对孙子的爱,儿子对母亲爱,却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深深的感受到了亲情之美。这就是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一些特殊的写作方法将亲情渗透全文。如在文章中多处采用了对称的句子,“母亲想要走大路,儿子想要走小路......”这类对称的手法展现了老年人和孩子之间的身体以及性格的差别。而对于大路和小路的抉择充分了展现了亲情之美。同时文章多处细节,如慢慢的、稳稳的等都体现了对母亲、对孩子的一种爱。这是学生在描写感情类文章时可以借鉴的。与其将所谓的爱展现在文字上,不如通过一些细节间接的输出,更能够体现文章的水准,引起读者的共鸣[1]。
二、基于以写带读,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相比于小学内容而言,会更加的复杂和深奥。学生仅通过表面的阅读,往往并不能够深入理解该篇文章的主旨,也很难吸收到文本阅读和学习的精华。
而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掌握课本的内容,教师应通过对文章的仿写、续写等方式,深化理解,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节课程时,其讲述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一种回忆。在整个文章中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了冒险、遇险以及脱险的全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也刻画了作者的心理。作者从最初的胆怯,逐步到恐惧,接着将自己的心理障碍克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突破,也是收获自信的表现。很多学生或许在粗略了阅读文章之后并不能够理解这种心路历程。教师可以基于模仿写作,让学生了解遇到困难时的感同身受。“在生活中,相信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自己认为的困难,有些学生突破了,有些学生并没有突破,试着将这件事情描写出来,并融入当时的心理感受。”这个写作题目的布置实则属于仿写的一种方式,在仿写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紧张、害怕等一系列情绪,同时又向学生传递克服困难以及心理障碍,就可以获得成功以及不一样的自己的喜悦。基于这种以写带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内容。
三、基于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的积累文字以及素材的。因此,除了要学习课文中的文本之外,还需要阅读课外知识。基于课内外知识的综合学习,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就当下的初中生而言,缺乏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也使得学生脑海中输入量较少,在输出时也出现了一种无话可说的情况。对此教师则需要加强对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在课堂中进行每周一次的课外阅读分享会,将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日常的习惯。让学生在读书分享会中分享自己阅读时的感悟,可以是对整个文本阅读时情感的体悟,也可以是对写作方法的分析。
例如,某位学生在课外选择的读物是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阅读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一章节时,这位同学就根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行为判断孙悟空的性格过于鲁莽,同时,也对唐僧进行判定太过善良,不明是非。这类分析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手法。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一内容,让学生改写这个章节,假设你是孙悟空,面对这样的情境你会怎么做?通过这类作文题材的布置,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写作水平[2]。
结语:语文这门课程是以教材中的文本为载体,向学生传递各种字词、写作手法、情感内容。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具体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将课内外阅读和写作充分结合,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俞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72.
[2]陈宗荣.初中语文课内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2020(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