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蔺
[导读] 当前阶段,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王蔺   
        贵州省赤水市丙安镇幼儿园   564713
        摘要:当前阶段,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幼儿们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重要且密不可分。一个温暖、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能够造就幼儿们健康的心理,并且让幼儿感到快乐、无忧和积极;反之,则可能为幼儿幼小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各种创伤。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以及关系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关系研究

引言:新时期教育大环境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不断的追求创新和升级。幼儿时期堪称为幼儿们的个人认知发展最关键、最迅速也是最敏感的一个时期,对幼儿们一生具有一个重要的奠基作用[1]。优质的幼儿时期教育,能够帮助幼儿们养成良好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健全其人格,并且树立幼儿们正确的世界观。家庭教育堪称为幼儿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幼儿个体开始社会化的第一步,对幼儿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重大影响。客观而言,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和家庭功能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
一、解读新时期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误区
(一)家长只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忽略了心理健康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幼儿家长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开始逐渐重视[2]。但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家庭对幼儿们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极为重视,家长们通常都持有一种观点:让孩子吃的好,身体茁壮成长非常重要。结果注重幼儿们的身体健康养成却忽视的幼儿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幼儿们不但需要在幼儿园接受各类文化知识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还需要与家长多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并且解开许多疑惑和困扰。然而在这方面家长们却往往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需要幼儿园教师进行指导和教育就已足够,和家长没有太多的关系。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也导致幼儿们得不到足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
(二)家长过于强调识技能的培养忽略幼儿内心感受
        当前阶段,幼儿们的早教和各类启蒙教育开始迅速流行。许多家庭针对幼儿们从小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增长个人能力极为关注。然而部分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哪些技能培养和特长培养符合幼儿们的年龄段和性格特点。比如说,有些家长在幼儿年龄非常小时便让幼儿练习书法或者进行一些体育运动,却没有考虑到幼儿们当前的身体发育和骨骼发育并不适合练习这类技能和特长,结果导致幼儿身心俱疲,并且不情愿和不喜欢各种特长、技能的专门培养和训练,心理产生较为抵触和拒绝的心理,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二、新时期有效提升幼儿心理健康质量的家庭教育三大策略
(一)家长营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庭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培养
        新时期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想要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家长首先就需要达成共识,父母与幼儿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和谐、愉悦、和睦的家庭氛围,并且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作为引导者和带头者,和幼儿们一同学习、一同游戏,一同探讨不同领域的不同问题。与此同时,家长也需要与幼儿们在一些事情上进行商量和商议,并且尊重幼儿们想法和一些自主权利,也就是尊重幼儿们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比如说,幼儿想要买那些书籍、食品、衣物、去哪里玩等等。幼儿们在做出自己的选择过程中也会激发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家长在这一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能够让幼儿们在一些细微的事情学会各种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并且养成节约、尊重、友善、文明和礼仪等多方面道德品质,进而让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充分满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长需要拓展幼儿日常活动空间积极引导幼儿们与外界交往
        对于幼儿们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家庭教育所展现出的各种功能不容忽视。作为幼儿家长,应当为幼儿们拓展更广阔的日常活动空间,积极引导幼儿们与外界展开交往,与外人多进行交流与沟通。也就是说,让幼儿们从小形成一定的健康化“社会交际”获得外界的认可以及同伴之间的友情。父母可以选择在周末休息时间或者节假日期间带领幼儿们进行出游或者走亲访友,到有孩子的同事、亲属或者朋友家做客,或者邀请这些亲友带孩子来自己家进行家庭聚会。让幼儿们之间能够通过一定的主动认识和交往成为小伙伴、好朋友。举例说明,4岁左右的幼儿们基本已经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将自己与同伴和其它幼儿进行一定简单的对比。同伴以及好朋友的日常学习、活动与行为如同一面“镜子”,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些重要的自我评价的参照和比对,并且能够让幼儿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和感知自我,进而形成一种健康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毫无疑问,良好的交往,对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关爱不等于溺爱,家庭教育要让幼儿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正确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因此家长必须要从小养成幼儿们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但是要充分理解:关爱不等于溺爱。父母需要理解、尊重孩子,但尊重绝不等于放纵。如何把持好应有的尺度取决于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举例说明,当前许多家庭教育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家长极为热情的帮助自己的孩子办理各种事情,结果让幼儿们失去了许多自我实践的机会,导致幼儿们逐渐养成一种较为“懒惰”的性格心理,或者逐渐感受到自己不如别人,自信心和责任心严重缺乏。因此,在家庭功能的释放和应用过程中,家长必须要合理化的掌握好“爱”的尺度,并且让幼儿们能够自给自足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幼儿们较为独立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意识,这有助于幼儿健康心理的稳定化形成。
结束语:综上所述,新时期教育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培养与家庭教育自身的功能特点密不可分,家庭教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幼儿家长们在日常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当不断探索、不断磨合、不断创新,力争寻找到更为合理化的引导和教育方式,做幼儿们的“好朋友”和“好榜样”。力争让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能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吴昊.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究[J].才智,2015(25):237.
[2]刘林娇,龚超.家庭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J].中国校外育,2012,3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