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的整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史振娟
[导读] 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平台,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史振娟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红梅幼儿园  213000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平台,开展幼儿园音乐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激发幼儿思维创造能力。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工作相融合,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信息技术与音乐活动的整合。本文简单分析了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整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信息技术;音乐活动;整合运用
        引言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文化素质方面的锻炼,同时也要做好美育,开展高质量的音乐活动。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强化自身信息化教学素质,探索信息技术与大班音乐活动整合的有效方式,切实提高音乐活动质量。
        一、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示范过多,幼儿主体地位被忽视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教授行为仍然占据主要位置,教师教育以讲解为主,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示范,幼儿简单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以自身演示的方式向幼儿传输音乐知识,幼儿学习过程过于被动,以成人的角度出发开展幼儿音乐活动,这样直接影响到幼儿自主发挥的空间。大班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事物认知能力,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幼儿会有自身的理解和想法,但是当前音乐活动组织形式没有为幼儿提供发表看法的机会,当幼儿发表自身想法时,许多教师会马上制止或者直接忽略,幼儿的声音无法得到反馈,导致音乐活动缺乏生机。
(二)教学方式单一,幼儿个性特征被忽视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本身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力,强化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教育活动,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教师控制欲望过于强烈,没有从答疑解惑的角度帮助幼儿获得音乐方面的启发。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音乐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这就导致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跟不上学习节奏。当前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提问和示范都只是一种暗示,幼儿只能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音乐知识,这样一来幼儿创造力受到极大打击。
(三)教学评价强调结果,忽略活动过程表现
在实施幼儿音乐活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心理,过分注重最终结果,忽略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音乐本身是美育的一个分支,重在学习体验,强调基于生活体验获取美的感受,但是许多教师在对音乐活动开展评价时,过分强调幼儿最终的表现,对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方面不够重视。此外,在选择评价语言时,许多教师也只是一味地赞美,用“很好”“不错”的话术对孩子表现做出评价,但是没有具体指出好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
        二、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音乐活动素材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丰富的音乐活动素材,给幼儿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传统教育模式下,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主要以课本中的活动案例为基础,有限的音乐活动素材,限制了音乐活动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辅助作用下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师能够从多样化的音乐材料中选择适合幼儿的内容,进而增强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不仅具备音乐教育的功能,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音乐能够带给幼儿思维的启蒙,帮助幼儿在已有乐理知识的基础上大胆创造。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相结合,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创新幼儿音乐活动的组织形式,突出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能够带给幼儿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以此为基础,幼儿的思维能够得到拓展,从而有效培养幼儿创造力。
        三、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的整合运用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精心挑选音乐
当前教师在组织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时,习惯借助钢琴伴奏烘托课堂气氛,但是由于教师自身钢琴水平有限,导致实际应用效果无法满足预期要求。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音乐,结合不同活动主题的音乐,选择也各不相同,但是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获取资源。除了完整的音乐作品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音乐剪辑成适用于课堂教育的片段,或者直接在琴房录音,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成音乐活动所需素材。
(二)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情境导入
参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时,幼儿的参与热情犹如一根抛物线,抛物线的起点越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的学习体验就越丰富,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动态地导入课堂。根据不同音乐主题,教师可以选择与之对应的视频、动态图片,从而帮助幼儿理解音乐活动的开展方式。幼儿阶段的孩子认知事物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具体的画面有利于帮助幼儿强化对音乐的理解,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加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幼儿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辅助作用下,幼儿能够保持高度的热情投入音乐活动,从而保障音乐活动的实施效果。
(三)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图谱设计
图谱是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开展的基础,在开展活动时,逐一展示图谱,能够帮助幼儿快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优化音乐活动效果。传统的图谱设计活动依赖于教师的构思,需要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套,这在无形间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尤其是创编类的歌词,没有现成的图谱参考,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来完成。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师可以将预先设计好的图谱素材导入电脑,再加上趣味性的特效设计,每句歌词出现都有不同的图谱提示,这样一来能够帮助幼儿快速记忆歌词。此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工具,能够在有限的课时内展示更加多元化的图谱材料,进一步优化音乐活动的整体效果。
(四)借助信息技术记录和分享音乐活动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记录和分享音乐活动的功能,在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将活动的开展状况记录下来,通过网络发送给幼儿家长,作为幼儿成长中难得的成长记录。还可以将音乐活动作为园本教研活动的素材,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其他教师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进一步优化教师音乐活动组织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的整合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突破,也是提高音乐活动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新时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音乐活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自身信息化教学素质,通过信息技术与音乐活动的整合,切实提高音乐活动质量,帮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精心挑选音乐,通过情境导入帮助幼儿培养学习兴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图谱设计,做好幼儿音乐活动的分享和记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幼儿大班音乐活动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汪静.多媒体让音乐活动魅力四射[J].知音励志.2017(02).
[2]薛冰.优化多媒体手段在幼儿园古典音乐活动中的使用策略[J].北方音乐.2017(10).
[3]陈慧慧.幼儿园音乐活动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好家长.2018(78).
[4]朱倩.游戏 伴孩子成长——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
[5]孙源悦.幼儿园音乐活动充满趣味性的实施方法分析[J].戏剧之家.2020(20).
[6]张满.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指导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