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魏
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幼儿园 312455
摘要:混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将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组织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教育组织形式。混龄教育比同龄教育更加需要专业性,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有一些幼儿园由于生源、师资、场地的限制,被动地采取了混龄编班的方式,只是简单地把不同年龄孩子编在一起进行教育活动,并没有发挥混龄教育的价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尝试着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开始了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之旅。
关键词:农村、混龄教育、班级管理
正文:混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将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组织在一起生活学习的教育组织形式。混龄教育比同龄教育更加需要专业性,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有一些幼儿园由于生源、师资、场地的限制,被动地采取了混龄编班的方式,只是简单地把不同年龄孩子编在一起进行教育活动,并没有发挥混龄教育的价值。如何利用混龄班的编制方式,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社会小群体?怎样更好地利用孩子间的同龄互动、异龄互动?如何使用共同促进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学习、互相赞赏、互相合作,以达到共同进步?因此,我们尝试着化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开始了农村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之旅。
一、看——剖析问题
1.被动执行,未体现混龄教育的真正价值。
由于农村幼儿园的混龄编班是被动形成的,且园内的专任教师在校时学习的都是关于同龄教育的相关知识,对混龄教育既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也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积累,也就谈不上对混龄教育价值的认识。
2.概念模糊,未体现混龄教育的内涵特色。
由于教师在校学习的是同龄教育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组织混龄活动时是按同龄教育的要求来组织的,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老师根据教材来上课,所有孩子接受同样的教育内容。
3.计划脱节,未体现混龄教育的严谨缜密。
教师对混龄教育相应理论知识的缺失,也导致了教师无法科学地制订幼儿一日活动计划,更谈不上严格地实施,一日活动安排不合理。
二、思——转变观念
要实施好混龄教育,首先要明确混龄教育的概念、了解同龄教育和混龄教育的优缺点以及混龄教育的价值,只有充分明确混龄教育的真正内涵才能实施好混龄教育,发挥其对孩子发展的特殊意义。
1.混龄教育的概念。
混龄教育,是指将年龄相差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个班级中,让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处同一环境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2.同龄教育与混龄教育优缺点。
(1)同龄教育优缺点。优点:同龄的儿童智商、情商发展水平几乎就在同一个水平上,老师能够有效的制定教学方案。缺点:幼儿的接触面比较小只能在同龄的幼儿间互相交流,不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和情商的提高。
(2)混龄教育优缺点。优点: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模仿和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发展。缺点:混龄班教学任务重、要求高,使教师面临着多元目标的挑战,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更高要求。
2.混龄教育的价值。
因材的教育原则对每一个幼儿教师来讲都并不陌生,混龄编班的组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同龄编班难以很好适应幼儿发展差异性的不同。
三、做——混龄不混
在幼儿园的三年里,幼儿在班级里的角色是动态的,这种角色转换使幼儿既有向上的依靠,又有向下的责任,同时也不缺同龄间的公正。
1.设立岗位,让大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成员。
混龄班级中,年龄大的孩子自然地担当了“哥哥和姐姐”的角色,年龄小的孩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弟弟和妹妹”。教师应该怎样组建班级管理的核心团队呢?通过实际的操作,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1)设置班级管理岗位。幼儿园班级管理岗位的设置参照中小学班级管理,包括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动委员和劳动委员等岗位,每个岗位有明确的岗位职责。
(2)组织班干部竞选。每一位年龄大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竞选,教师可以组织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自己的意愿进行自我推荐。
(3)学期换届选举。为了让每个年龄大的孩子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教师可以实行班干部一学期或者半学期换届选举制度。
2.混龄结对,让大带小成为一种常态和责任。
混龄结对就是将大孩子和小孩子组合在一起,就像哥哥姐姐带领弟弟妹妹一样。
(1)新生入园的结对。新入园的孩子多数会有分离焦虑。通过结对,年龄小的幼儿对哥哥姐姐建立了依恋感,减轻了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感,能够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一日活动中的结对。一日活动中的许多环节,都蕴含着大带小、大帮小的教育契机。
3.自我服务,让混龄互动体现在每个生活细节。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把握每个环节的教育契机,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培养幼儿的生活动自理能力。
4.关注全体,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环境支持。
(1)巧妙的学号编排。幼儿的学号每年都会变化。小年龄段的幼儿学号在前,大年龄段幼儿的学号在后。
(2)区域材料摆放要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年龄小的幼儿经常使用的材料要放在较低的位置,如安排床铺、毛巾架等生活设施时要考虑低龄幼儿是否方便使用。
(3)餐具的提供。自助餐时,教师可以提供小夹子、汤勺、筷子、调羹等餐具,方便不同年龄的幼儿使用。每个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餐具。
混龄教育在农村存在的时间较长,但对其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且现存的研究大量都是针对城市混龄教育而言的,农村混龄教育的发展还在前进的过程中摸索着,没有现成的模式和范例可供参考。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认真探究、及时总结,从教学方法、师幼关系、环境创设等方面探索出适合农村幼儿园发展的混龄教育模式,让农村混龄幼儿园发挥出混龄教育应有的价值,真正促进幼儿在混龄群体中的全面发展,发挥混龄教育在农村的整体价值。
参考文献:
《幼儿园返本课程——在行动中学习》 王翔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幼稚园教材研究 幼稚教育新论》 张雪门 商务印书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年9月 教育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002年9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