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刘星轩
[导读] 语言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问策略作为一大手段,它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刘星轩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郄马镇中心幼儿园,河北 石家庄050000)
        摘要:语言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问策略作为一大手段,它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进行动态提问帮助幼儿来获得和加深学习经验。提问策略,沟通的既是老师与幼儿,又是幼儿与学习内容。通过提问策略的使用将课堂中最为关键的三个要素联系起来,因此一个有效的且高效的提问不止能把教育活动的影响发挥到极致,同时在这种沟通的联系也能较好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大脑思维能力。那我们如何去设计一个适宜的提问,如何更好的优化语言活动中的提问,形成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师幼互动   幼儿教师提问   有效提问
        前言:教师在语言教育中进行提问是常见且为大家熟知的,但是如果想进行有效提问也是需要技巧的。就目前来看,教师对于提问实施的有效性较低。教师普遍对幼儿提问数量大、频率高,旨在增加师幼互动和吸引幼儿注意力,但是所提问题质量偏低,类型不够丰富,多是封闭式问题,对于启发幼儿思维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并且,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幼儿留出的反应时间较短,对幼儿的理答方式单一,对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没有促进作用。本文将立足于教师在进行幼儿园语言教育时实操环节的不足进行探讨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深刻的影响着一个教师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根基。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去思考“如何提问”,改变传统的死板的提问策略,树立“有效提问”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围绕其展开,转变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提问,就需要教师以学情为准,正确分析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宜的问题,增强是师生互动的同时,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幼儿敢于思考,能够思考,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还要摒弃具有单一标准的答案观和轻率浮躁的任务观,重视幼儿回答的过程和认知,而非注重形式和表象。
要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进行有效提问,首先所提问题就应该具备清楚、有目的、简短有序以及发人深省的特点。其次在提问时要关注且尊重幼儿的差异性,鼓励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另外,还要注重提问题时强调问题的目的性并体现问题层次性,进行有目的和严格逻辑性的提问,对于复杂问题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将所提问题形成一个清晰框架,激发幼儿的思考。笔者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对幼儿多层设问:“小红帽为什么要穿过这篇森林呢?”,“小红帽遇到大灰狼之后都说了什么?大灰狼怎么会知道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如果你是小红帽,遇到大灰狼会怎么办?”激发幼儿思考,熟悉故事脉络。教师在进行提问时还要注意提问形式的灵活多变,对于不同的教师要有不同的教学和提问风格。最后,教师要注意适时发问,抓住最佳提问时机,让幼儿积极去寻找内心疑惑的答案。
        二、从师幼单向交往走向师幼多向交往
教师进行提问本应是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效互动,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多数幼儿教师在进行提问时都在掌控者话语权,在进行师幼互动时通常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及时是在一些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游戏中,也基本上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幼儿在其中并没有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应该为教学提问营造和谐民主开放的师幼关系,在进行提问时教师应对幼儿引导鼓励、欣赏爱护。由单向的师幼交往模式转向多项交往模式,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要以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准,明确自身定位,避免给幼儿造成过多束缚,造成幼儿对教师提问感到麻木,没有幼儿作答,互动消极等状况。


笔者在进行大班语言活动《小白兔借尾巴》时讲到“小兔子来到森林里,想要借小松鼠的尾巴,小松鼠却说它要用尾巴子啊跳跃的时候平衡身体呢”时,幼儿突然提问:“小松鼠的尾巴这么大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啊?”笔者很灵活将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去猜想一下松鼠尾巴还有什么用处,由此开展了一场关于“松鼠尾巴用途”的师幼对话。
        三、进行有效理答,改进评价方式
在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当对幼儿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反馈,有效的教师理答可以促进良好师幼互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幼儿回答问题积极性。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在提问后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理答。在面对幼儿偏离既定教学路线的回答时,教师不能采取无评价的理答,这个时候幼儿的回答充满着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也是幼儿进行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对幼儿采用“请你动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再想一想”,“如果这样做可以吗?”等问题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幼儿进一步对问题进行思考。当幼儿回答出偏颇的答案时,用“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你能仔细给我们讲一讲吗?”等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增强师幼互动质量,让幼儿在已有的学习经验基础上探索新的经验,结合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建构,使知识系统更加全面深入。
此外,在幼儿勇敢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要对其进行肯定和接纳,增强幼儿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对于幼儿的评价要尽量从幼儿特征出发,做到简单直接,用具体的称赞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幼儿回答地好的地方,例如非常勇敢、回答声音真响亮、想象力非常丰富等准确的称赞,而非传统的“真棒”、“非常好”等评价方式。教师要及时更新评价观念,对幼儿的评价不仅仅是重视最后的知识能力结果,还要注重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等等,注重幼儿身心全方位发展。对于不同幼儿的回答尽量做出有差异的评价,提高评价针对性,也能起到鼓励其它幼儿主动思考回答问题。
        四、优化教师提问策略
在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对所提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做出提问的预设,避免盲目提问和随意提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质和年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和弹性的提问,预设出的问题也要符合科学性,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需要,又要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贴合幼儿的兴趣点,还要有一定的难度,给幼儿留出适宜的挑战空间,拓展幼儿的经验,激发其思维,有助于幼儿的未来发展。
笔者在进行中班语言教学活动《森林里的聚会》时做出了以下提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名字叫《森林里的聚会》,请小朋友们边听故事边想象一下,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进行表演的时候,大蟒蛇说了什么话?”“为什么大蟒蛇会把小动物吃进肚子里?后来小动物们又是怎么得救的?”“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在森林里的小动物,你被解救出来之后要对大蟒蛇说些什么呢?”提问过程层次分明,让幼儿循序渐进掌握故事脉络,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动物与大蟒蛇对话,培养了幼儿的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结语:综合本文,高质量的教师提问对于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通过良好的师幼互动获得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养成健康人格。对于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提问策略,教师要在发问、侯答、叫答和理答等诗歌方面都要掌握策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2]张俪铧. 中班语言教学活动中新手教师提问能力改进的行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孙静. 幼儿教师语言教学提问策略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19.
[13]李晓萍.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