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燕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第四中学 343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生活化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充分挖掘生活化的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挖掘至关重要;实际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与化学教材有效联系不仅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教学课堂。但需注意在生活化教学资源挖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化学知识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了解,便于鼓励学生更好了解和感悟生物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将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转化成丰富的生活经验。
例如: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学习中,教师可将氧化钙、水、反应放热作为教学资源展开,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掌握煮鸡蛋”案例,利用闲暇时间煮鸡蛋,精心观察鸡蛋在沸水中的过程,了解氧化钙、水对鸡蛋产生的影响。同时教师可将以上知识引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要求学生将鸡蛋放入生石灰中然后再加入水煮蛋更可以进一-步明白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的主要原理。初中学生精力旺盛,并且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但却不能将所有精力集中在每一节课程内容的学习中。 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课时的学习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带领学生亲自动手煮鸡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鸡蛋在沸水中的变化。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对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吸引注意力使其产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就感,更好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
2积极开展富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紧紧围绕课本展开教学,实际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调查发现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严重打消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防止、杜绝以上情况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积极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降低化学学习难度,实现化学教学目标。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活动来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浓厚的教学情境,提高化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例如《分子与原子》课时学习中,教师以学生特点、化学学科特点为基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表现。亦可将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位组员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分子、原子”等角色演示,教师可将分子与原子消失的过程更好、更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来。同时,还可借助“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来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
3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化学的认知程度
调查发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设疑法效果显著,通过课堂提问等常规的设疑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丰富性。
与此同时,通过提问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并准确考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提问,促使学生积极、认真思考,加深其对生物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二氧化碳》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当今的温室效应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什么是温室效应问题"温室效应问题是怎么引发的“"怎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这时教师可继续追问“你知道二氧化碳的形成过程吗?”很多学生不知道,所以会沉默、会不自觉地摇摇头,此时教师可以引入今天学习内容,"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有一定的循环路径”。向学生详细讲解减少二氧化碳总量的具体方案通过设疑法来将化学教学内容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参与度,促使其主动参与化学学习。
4丰富教学活动,增进学生体验
化学学科与材料、医学、资源、工业等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生好奇心强,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能借助一些生活经验去学习化学知识.教师要借助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知识背景,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建立生活与化学联系的纽带,让化学知识变得更形象、更趣味、更直观,让学生自主感受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教师要借助于丰富的活动为学生构建探索知识的“学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运用多样的方法、 灵活的手段,要根据课题、时间、学情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在生活情境的支撑下变得直观.如对于微观世界下的原子,学生往往不能准 确地理解原子核与原子内部空间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形象地比喻,将原子比喻成足球场,将原子核比喻成一个个小的玻璃球 .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原子与原子核的大小关系.多媒体教学能集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于-体,教师要将这些元素融入生活情境中,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如在学习《有机合成材料》内容时,教者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哪些是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如何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何区别?教者呈现一张服装标签,让学生交流各标记的含义,了解纤维的种类, 说说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有何区别?说说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教者以多媒体引领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将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融,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初中化学教学较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探究式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丽青.“教学生活化”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普童话,2018(47):56.
[2]戴雪晴.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3):120.
[3]彭祥荣.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探究[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二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3.
[4]李一凡.以新理念为引领,着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