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吕浛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的教学目标逐步发生改变。
        吕浛
        重庆市潼南区柏梓镇小学校 402676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的教学目标逐步发生改变。传统教学目标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目的,而新课程标准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本文阐述了如何有效培养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我国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是“灌输式教育”为主,这样的学习方式会使学生接受较慢,产生厌学心理,现在社会的教学需求与传统教育方式不再符合。教师应该结合当前学生的选装,选装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逐步改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义
        学习者不但需要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还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数学学科的特殊性的表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学科目的改革成为势在必行的发展,尤其是数学科目的改革,成为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小学生的发展较快,无论是智力还是其他的各项能力,只是在面对数学问题的适合,往往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样子。培养小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难题的思考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应多元化。在这里,并不是将难题的解题方法但一定的传授给学生,而是使学生拥有独立解题的思维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为了使学生拥有自己的方式和思维看待问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为学生灌输多种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推动学生以多角度的处理数学问题,获得独立思考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阶段有着关键的作用,它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着坚实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习若可以掌握,学生则在之后的学习生涯中一帆风顺。不过,小学数学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以至于自身独立思考能力的匮乏。现阶段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的关键性问题。尤其是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工作的开展则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不利,更甚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使之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进而丧失学习兴趣,放弃学习。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产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他们无法养成独立思考的成因之一。因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学生被动学习的态度转换为主动学习的兴趣,最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小学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成为课堂主角,学生被动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极为不利。现阶段,我国的信息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数学人才也在被当前社会所需,与此同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社会所需。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积极改善教学模式,使之多元化,为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授课模式,进而实现高效的学习课堂。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强烈的学习兴趣投身于学习中,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一改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最终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材《长方体》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长方体、正方体的视频内容,使学生先观察两种物体的差异性,并且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总而言之,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时间、空间充足的情况下,自行消化教学内容。
(二)以教学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视角去对待课堂,这样会忽略学生的学习的实际需求,以至于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过低,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落脚点,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安排,以学生的视角作为实际的需求,推动学生真正的提高。课前导入在数学课中,占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教师开展课前导入的重要依据,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教师提出要求: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因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前导入方式来进行。比如,在学习课程《多边形的面积》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复习有关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拿出一个四边形进行拉伸,成为多边形,使学生在拉伸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如何有效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的过程,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育人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落实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束语
        教师应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并且落实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这样才可以有效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积极配合数学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将自己打造为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如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的相关探究【J】.考试周刊.2019(3)
【2】陈国忠.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