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辽宁省丹东市五纬小学,辽宁 丹东 118000)
在当前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向着开放性和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所转变。教师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上课效率,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力求让学生在课上课下都能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水平。本文就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以期教师能够从中得到启发,更好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进取精神。在当前的小学课堂中,虽然仍存在部分传统僵化的应试教育影响,但是诸位小学数学教师在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过程中逐渐摒弃了僵化的传统教育方法的糟粕,转而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真正走向素质教育的道路,在不断积累中成长,并提高自己的上课学习效率,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已有的数学教学基础上进行改进,探索如何更好的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下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通过对知识的提问,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良好的课堂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而数学又是一个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上课前没有对相应概念进行学习,那么学习慢的同学可能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思想和步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下堂课的知识点,为了保障学生在课下的预习成效,可以通过提问下节课即将要讲什么知识点等浅显的问题,让学生拥有要被提问的危机感,从而认真的进行课前预习。
比如说,在学习体积这一概念的时候,鉴于小学生心智还未发展成熟的特点,完全可以在下课之前抛出“如何衡量物品有多大呢”这种浅显的问题,将视觉转化为思考,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对下节课“体积”这一概念的预习,在第二节课上进行提问,奖励回答问题正确的同学,让学生在认真预习的同时又能得到额外收获,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课前预习的热情。
二、通过分组探究,培养学生上课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喜欢跟同龄人交谈,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对学生分组然后让其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他们的动脑思考习惯的同时,提升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比如说以全班50人为例,在讲余数的时候,完全可以将同学们分为每9人一组,(注意要留出最后一个人数不满设定的组),这样很显然会多出来5个同学,不要让这5个同学插到别的组中,而是单独形成一个组,之后让所有同学思考,为什么五十个人分为每九人一组,会多出来五个人单独成为一组呢?这五个人是多余出来的吗?多余出来的为什么不能插入到别的组中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后直接引出余数的概念,既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余数是什么,又能意识到余数的特点,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三、通过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再次检查的习惯
因为小学问题比较简单,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习题没有挑战,只要做过一次就是对的,完全不用考虑自己做错题目的可能。很显然,根据小学数学的习题研究发现,做完题后有再次检查习惯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要比不检查的学生高。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的检查习惯,降低习题的错误率,避免马虎大意对学生产生成绩上的影响,同时还能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记忆自己容易出错的知识点,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素养。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在课上练习时,找几位同学上黑板来做题,剩下的同学自己做题,所有同学都完成题目后,留出一段时间进行检查纠错,以黑板上的题目和答案为例,讲解可能出现的错误后,再留针对性改进的课下作业,再次重复加深学生的错误点记忆。通过多次的课上练习和课后习题,让学生养成及时检查的良好习惯,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四、通过作业检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下作业是对课上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只有学生认真的完成课下作业,才能完全达到课程学习目标。因此,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随意抄袭他人作业的话,不仅对于学生是一种课业负担,对教师也会有一定的打击。我们需要通过严格规定和作业检查,让学生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独立习惯,完成获取知识的最后一环。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要求规定,比如作业中不要出现因为马虎而产生的问题,卷面要尽量美观等等很微小的但是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帮助的规定,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同时,在学生的作业或者学习完成过程中,也要注意独立意识的培养,不要让学生对他人产生依赖性,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办法之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测,发现问题后参照书本或参考答案独立解决自己产生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养成,和对自己的深入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正确学习。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办法有很多,只要教师不要固步自封,在学生取得一点进步时不是沾沾自喜,而是乘胜追击,就能逐渐看到成果。习惯是需要坚持不断地养成的,也不要因为短期看不到成效就灰心丧气,只要保持信心,反复提醒,学生就一定会养成良好习惯,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子欧,王森.新时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和教学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
[2]魏敏.浅谈一年级数学课堂行为规范与良好习惯养成[J].教育革新,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