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刘畅
[导读] 课程改革背景下,学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
        刘畅    
        大连市甘井子区博思小学  116033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学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以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为例,侧重探讨由情感与能力构成的隐性学力的培养问题,以期可以有效地激发和提升学生的隐性学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程;核心素养;隐性学力;教学策略
        学力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能力的综合体。通常我们将学力大致划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其中,知识与技术是显性学力,而情感和能力则是隐性学力[1]。在数学课程中,隐性学力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以及情感等[2]。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小学阶段数学课程中应当关注学生的隐性学力培养,侧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深化学生对数学学习体验,进一步助推学生隐性学力生长。
        一、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教材内容是课程教学开展的依据,而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力的有效发展,继而实现对学生隐性学力的有效培养。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应在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利用循序渐进或发散性思维等推进对核心问题的探索和学习,借助习题、例题等,循序渐进的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有益的感悟,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例如,在关于分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益多思考,并借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结合生活经验,以具体的问题来解释和解决抽象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二、注重学习中激励引导,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探索过程,既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思维、更需要学生具备敢于迎难而上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意志力。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学生个体而言,随着其隐性学力的提升,其学习能力必然获得提升,而这个过程离不开学生持续地、专注的学习,更离不开学生的意志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小活动来创设富有激情的数学学习活动,打破沉寂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的欲望,形成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的意志力。

例如,在解决“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入案例:茫茫大海中,一艘正在行驶的轮船突然遇到故障,需要联系总部进行紧急救援。这时,你作为一名负责救援该轮船的救援队队长,如何来确定轮船发生故障时所处的位置。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一个“海中轮船紧急救援”的场景当中,借助一定的视频或者图片来增强展示效果。这时,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分别发表自己针对“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个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例如,学生A提出可以根据轮船看到海岸线的位置来判断?学生B提出可以根据轮船看到灯塔的大概距离判断等。结合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老师进一步引导发问,让学生更为准确的描述轮船的位置。这时,不少学生会出现犯难,不知所措的情况。此时,教师应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为认识到不放弃,不退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师激励和引导下,学生们分别尝试借助自己手头拥有的量角器,直尺等工具勇于探索和解决问题。最终,不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意志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育。
        三、注重学习后的内省反思,提升学生的建构能力
        在数学课程教学后开展内省反思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再造,并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内省反思可以借助已掌握的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从而促进学生建构能力的有效提升。再造的过程是对学生潜质的进一步挖掘的过程,是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所在,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依然上文中“海中轮船紧急救援”的案例,针对如何救援的解决访问,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这说明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一种,而哪一种是最有效的,则需要通过学生们进行有效地反思和思考,展开比较、辨析、研讨,最终获得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其实是学生自主发现、自主建构、自主创造,进而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提升。
        结语
        总之,学习质量的提升不可一蹴而就,且没有终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站在新起点上的基础教育,只有充分地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特征,有力的培养学生的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计春明.发展学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以苏教版信息技术课堂《初识Scratch》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0(06):90-92.
        [3]王聿松,王明一.小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8(05):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