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李晓英
[导读] 新课改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李晓英
        (新密市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改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起高效课堂,来增强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先阐述了高校课堂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制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认为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就高效课堂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包括.认真做好课前备课等,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高效课堂;构建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1.高效课堂的概念
        高效课堂在教育理论研究当中是提到的比较多的一个名词,但是这一名词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给这一概念的理解只能从其表面意义上进行。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在规定的时间内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圆满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课堂教学形态。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讲,关于高效课堂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高校课程设置有效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即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的共同目标,实现学生知识技巧和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之下,来完成预先设定好的教学任务。通过老师的教学和引导学生的自主思考,在课堂时间内高质高量的完成预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2.高效课堂的基本因素
        高效课堂的基本因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结合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如下。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综合体现出教师的素质能力,也体现出教师队伍中物理教学的态度和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得当,直接关系的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初中物理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物理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物理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物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学习能力
        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越强,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速度也就越快,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就越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针对知识的特点和关键节点点到而止,学生就能够理解透彻并掌握所学物理知识。但是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当中感觉非常吃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能针对一些知识点进行重点和详细的讲解,这样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受到影响,很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欲先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3)师生配合
        初中物理教学并非是单向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互动进行的,师生之间的配合度,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当中,虽然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两者之间相互不能进行配合,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在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立的过程中,做好师生之间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制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立的主要原因
        制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建立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可以将其分为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师方面原因
        1.备课不充分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要想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是对课堂教学内容及其方法的全面筹划,备课是否全面、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物欲课堂教学的需要,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现在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课前的备案工作,备案只是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任务,而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就显得有点随意性,备课只是简单的写一些教学的基本内容,案例或问题的设计等,对于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些比较特殊的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讲解和点拨等,在备课当中都没有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教师的教学控制能力比较强,在缺乏有效的备课支撑之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难度也非常大,可以说在某个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授课过程不科学
        1)授课方法不科学
        课堂授课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最为直接,学生对教学方法有适应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本身就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接受度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这种情况如何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现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仍然有一些教师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现在的初中学生个性化色彩比较浓厚,他们的自尊心相对于以前的学生要强得多,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也忽视了他们课堂学习中的感受,一味的让他们掌握所学的知识,是对他们知识学习的不尊重,也不符合他们个性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2)教学互动不充分
        互动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讲,有效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老师所讲解的物理知识,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新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以便于在后面的教学当中进行改进和完善,这种教学的互动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学互动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提问环节中。提问是课堂互动的主要表现,但是现在在提问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很少向老师询问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学习的主动性有所不足。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1.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物理是初中课程学习当中比较难的一门课程,在刚开始接触的时候可能知识点难度比较低,但是进入初二和初三以后,物理的学习难度也在直线上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对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学生对物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100%的 投入,不开小差、思维始终跟随者教师的教学进程走,这种情况下对教师教授的知识自然能够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物理没有任何兴趣,因为长期的成绩比较差,对物理甚至产生一种畏惧的情绪,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去,甚至会产生厌恶的情绪,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感到反感。
        2.学习能力和态度
        比如说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学生能够认真的倾听老师的讲解,不放过老师讲课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新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自然更容易、更迅速一些。但是如果在上课的时候老开小差,老师讲解的时候自己不知道想什么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相对比较慢,并且也不是很稳固。当然,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也非常关键,在课堂教学当中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讲解逐一的学习,针对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积极的询问老师,学习的态度比较端正,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三、结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说明的质疑、思考之间的关系,而这都是在兴趣的启发之下产生的,没有兴趣也就没有质疑,没有质疑也就不会其主动的思考。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启与思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要熟练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还要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这样才能都达到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永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04)
        [2] 张小虎.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6(05)
        [3] 金锦.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