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建设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李娜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
        李娜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上王九年制学校 715518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消化吸收全部数学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很大一部分中学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枯燥无聊,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倘若学生的这一认知依旧根深蒂固,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始终滞留在瓶颈。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建设;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每位教师探究的重点内容,教师从改变传统课堂入手,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在轻松氛围下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在有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谈天说地,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无法投入到数学探究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一、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数学这一学科往往是很多学生的难关,学科内容繁杂,知识点枯燥,很多学生厌烦数学这一心理状态很多是从中学阶段开始的,老师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掌握效果,避免课后学生再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其次,课堂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的理解,构建数学已学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锻炼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对于高效课堂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老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大大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断优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初中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合理划分重难点内容
        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学科复杂抽象,这种现象在所难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划分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体来说,重难点内容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的内容,明确了划分这些内容,教师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效率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明晰学习侧重点,强化教学效果。


        (二)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领悟数学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更对整个自然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虽然很庞大,但是知识层次涉及较浅,因此初中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鼓励学生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思考问题,保证清晰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杜绝采用题海战术,而尝试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讲解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习题信息。最后,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适当引入一题多解理念,避免学生在长期练习中丧失思维活性,产生惰性。唯有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三)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资源,使学生主动质疑数学教学,在观察探究中掌握教学知识。在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机械灌输课本知识的现状,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拓展教学资源,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机会。例如在《图形的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解释旋转的概念和形式,使学生学会根据要求旋转图形。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风车转动、火车前进、树叶飘落、钟表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旋转运动,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独立总结出旋转的概念,再由教师利用动态资源演示旋转过程,加深学生对旋转的了解。接着出示几个图形,让学生观察它们是由什么图形旋转而成的,如果一个图形围绕某一点旋转n°,那图形上的任意一点旋转了多少度,动手试一试。之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锻炼学生操作运用能力,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旋转现象和旋转而成的图片,以此来拓展旋转这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在探究操作中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改变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内容,组织合作探究增强教学效率,在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思维,营造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在多元的趣味的活动中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周亚丽.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建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师范大学,2018.
[2]崔亮,董利亚.中学课堂教学互动的实证研究——以初中数学课堂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5):123-128.
[3]汪建霞.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D].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