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向举莹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越来越高,
        向举莹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第一小学  5622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应用题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及重要性越来越高,更是成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必须数学知识内容,故必须加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基于数学建模思想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应用题占有很大比重,其对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解题能力等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就当前情况来看,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探究并形成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策略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应用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用题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解答应用题方法,可以提高其思考能力与创新性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爱上学习数学知识,主动学习知识,这样就化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由繁重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对于教师来说,作为引路人,应该具有责任意识,切实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应用题解题能力当作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教学任务,如果学生熟练掌握了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应用相关的解题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重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来说,其内容多且相对枯燥,此时学生参与应用题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为避免学生因枯燥、厌烦而出现应用题教学整体质量下降的情况,教师要重点增强活动、题目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在进行“鸡兔同笼”相关应用题的教学时,可引入“几只兔子与几只鸡被主人一同放置于饲养笼中,在已知相应腿数的条件下,如何准确地计算饲养笼中兔子与鸡的只数”等问题,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
        (二)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应用题结构,并找出数量关系
        第一,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要引导学生提高对数量关系的重视度,并教会学生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及相关信息找到数量关系,然后列出等式。第二,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不能对所有学生都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所设置的课堂问题也要具有层次性,即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选择和设置简单的数学应用题;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设置难度较高的数学应用题,但始终坚持“先易后难”原则。

第三,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并探索未知知识领域,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实际生活
        数学是源于生活,更是高于生活的,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而言,单靠教师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学。如教师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可以利用具体的教具或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演示或者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圆锥给圆柱注水需要注3次才能注满,学生就会直观地观察到在高和直径相同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这对学生记忆、理解公式也很有帮助。学生在解决此类应用题时脑海中也会联想到这一幕,便于解题。
        (四)举一反三,进行解题规律总结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解题思路存在一定的规律。只要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应用题解题效率、正确率就能够得到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避免使用无用功的“题海战术”,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应用题的解题规律。例如,对于有关年龄的应用题来说,当前常见的几种问题有:“今年小明12岁,小明的妈妈36岁,那么当妈妈年龄为多少岁时,她的年龄正好为小明年龄的4倍?”此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如下: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始终不变;两个人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会发生变化;在时间改变的情况下,两个人年龄之间增加或减少的数量相等。依托应用题的解题规律,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达到提升应用题教学效率与效果的目标。
        (五)获悉学习情况,进行灵活测验
        学习必须学会温故知新、举一反三,教学中,应当指导学会及时检测,并巩固学习内容。但在检测时要讲究策略和多样化,不能只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解应用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更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
结束语
        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点解决。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提升小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在明确现状问题的情况下,教师通过重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引入生活化情境、总结解题规律、使用合作探究模式,可明显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宗立嗣.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37.
[2]李佛佑.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9):156.
[3]杜林龙.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