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庆
[导读] 新课改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得当下的教育界迎来了改革。
        王庆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广东 广州 511431)
        摘要:新课改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得当下的教育界迎来了改革。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物理这门学科,其比较抽象,仅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并不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高中生的认知结构出发,构建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以及创新精神。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情境模式创设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
引言:高中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仅靠教师的讲述,是很难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的,也并不能落实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法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优化高中物理课堂。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物理这门课程在高中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我校学生的物理成绩并不理想,学习能力也较差,这就给教师的物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物理学本身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创设实验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生基于物理实验,对物理知识的理论进行对照、比较、验证,继而掌握物理知识,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大小以及方向,并学会利用摩擦力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该课程时,有个概念静摩擦力是学习理解的难点,尤其是静摩擦力可以和物体的运行方向相同,即静摩擦力也可以理解为动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小实验,准备一个不是很厚的书以及牛皮纸,将牛皮纸夹在书装订的部分。教师: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实验了,你们仔细观察。”只见教师用手慢慢将牛皮纸拎了起来,此时书也开始向着牛皮纸的方向运动,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在牛皮纸和书之间是存在一个静摩擦力的,且在上升的过程中,牛皮纸对书的静摩擦力向上。通过对这个实验的阐述,学生了解了静摩擦力的概念[1]。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突破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
        高中阶段物理课程所设置的时间是有限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实验的方式将其展现。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的力量,将一些不可能在课堂中演示的实验,在多媒体中进行展现,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内容,帮助学生突破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动能》以及《势能》这两节课程之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通常小球在撞击金属片之后所发生的变形时间是非常短的。而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往往并不能够建立一个动态的形象。为了防止学生因为思维的局限所造成的学习障碍,教师则可以将动能和势能转化过程利用flash动画将其放慢,展现出形变的过程,让学生观察转变的过程,继而更好的掌握动能转化为势能的过程。总之,物理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视频直观性功能,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现实生活中,因学生思维局限不能理解的知识,突破学习的障碍,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要求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师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本校学生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带动班级学生的积极参与。具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启发性、层次性,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问题情境中获得自我的发展和提升,逐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匀速圆周运动》这一节课程时,需要学生对圆周运动的特征进行了解,并理解在圆周运动中关于周期、线速度以及角速度等概念,会利用公式进行相应的物理量的计算。具体在进行该节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物理的情境,以情境导入问题。如情境一根据教室内部的挂钟,分析分针和秒针的运动。情境二观察教室内风扇叶片是做怎样的运动的?通过这些运动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问题一以上这些情境的物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特征。问题二在生活中学生能否举出类似的圆周运动。问题三过山车运动和秒针运动一样吗?其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速度一致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对这些问题一一探讨,继而引出圆周运动的相关概念以及性质。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2]。
结语:高中物理知识本身就较为复杂且抽象,在对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科的特点,优化教学的方式。情境教学法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其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突破课堂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境,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其中。
参考文献:
[1]王丽新.以情境体验模式促进高中物理学习的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0):66.
[2]胡宗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0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