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56600
摘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需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欠缺的原因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问题;有效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欠缺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并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重心过于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是沿用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只将考试的重点灌输给学生,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部分学生虽然已经通过死记硬背掌握了这些知识,但是因缺乏相应的技巧性,实践能力还有些许欠缺,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并无法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乐趣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逐渐丧失,该形势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1]。其次因数学的抽象性较强,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利用一些圆规、尺子等教具来辅助教学,但是这些教具相对较为基础,并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利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抵触心理比较强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是该阶段的学生因年龄较小,其认知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与成人相比还有些许欠缺,因此对这些数学知识无法有效理解,学习难度也在逐渐加大。因此在该阶段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教师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进行,但是部分教师因有着急于求成的心理,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教学效率,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基本靠增加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作业量来完成,这种方式不仅不会提升教学效率及质量,还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所产生的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此若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
上文中提出,因我国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学科老师一般都较为重视重点知识及考点的讲解,对学生的学科素养重视度不足,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展开的,这种方式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因此一直无法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目的[2]。由此可见,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并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展开教学。同时需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来推动课程的进展,教师在旁稍加引导即可,因小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争强好胜心较强,这种方式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可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数学本身就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需求合理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降低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在学习中来,让数学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钟”这一课时,教师可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准备一些带有时针、分针、秒针的时钟,然后先将该课程的知识进行初步讲解,并创设相应的情境,如让学生自行拨动时钟至早上起床时间、中午吃饭时间、晚上休息时间,在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充分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为后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3]。
(三)通过提问,扩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据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兴趣较大,且在成功解决问题后其内心会具有强烈的成就感,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紧紧抓住该特点,根据教学的内容采用合理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需注意的是,问题的设定需符合当下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并保证其悬念度能够有效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相应的知识后,需及时检测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此时教师就可采用提问方式,如树上本来有2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那按照基本的思维模式的话,学生一般回答的答案时19只,因20-1=19只,但是因现阶段学生的想象力都比较丰富,回答的答案也五花八门,如没有了,小鸟都被猎人的枪声吓跑了,或者是只还有一只已经被打死的鸟,虽然看似学生回答并无逻辑性可言,但是在该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以有效提高。因小学生年龄教学,其想法天马行空, 在思考问题时角度也与成人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不仅需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需对其思考能力加强重视度,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数学知识,更可以从多重角度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可有效推动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四)开展课堂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所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较为感兴趣,针对这一特性,教师需采用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掌握到相应的知识重点。在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游戏与知识相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小问题,例如接力比赛,教师先将课堂按照作为顺序排序,然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题目,如5×3等于15时,那15号的学生需站立回答下一个问题,若下一个问题为6×4等于24时,那24号需继续回答下一问题,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多媒体设备开始倒计时,学生要在5秒内完成该题目,若回答错误或者超时的话,那就要给全班表演一个才艺,唱歌跳舞朗诵都可以。该游戏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较为轻松,而且大都能参与进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积极推动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若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及效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如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游戏化教学、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等方式,从而可以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阿衣提拉·买买提. 维吾尔族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2]杨万昌. 有效课堂 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62.
[3]吴发明. 探“学习兴趣”之路 圆"有效课堂"之梦——试析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3):53-54.
[4]陈生平. 关注习惯养成,提升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谈[J]. 华夏教师,2019(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