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初中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唐波涛
[导读] 自实施新课改之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面临了新的挑战
        唐波涛
        (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山东 东营 257000)
        摘要:自实施新课改之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面临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初中数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系在一起,怎样激发学生的数学自学兴趣,就成为了当前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粗浅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学能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相对,但两者相比较来说,自主学习更容易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而取得的教学成绩也是斐然的。本文基于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策略的探讨,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一、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说,实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扮演数学课堂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我们要想办法去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最好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学对他们有利,或者是通过一些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学的乐趣和成就,如此,他们的自学信心和积极性就会变得更强。

比如,我们可以在某节课做一次教学的对比,将学生划分为两个不同学习阵营,第一组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将整理好的知识点逐字逐句的讲解给学生听;第二组教师仅提供合作学习的探究任务,然后倡导学生自学和合作探讨,在结合网络学习、学生相互学习和家校合作的情况下,依旧存在问题,教师再将此类问题做重点分析和探讨,如此,在一节课之后,教师检查学生两个团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通过这个方式认识到自学的趣味性和有效价值。
        二、扩大学生自学途径
初中数学教师还可以尝试去拓展学生的数学自学途径,比如,网络空间虽然是个虚拟的空间,也存在不少的无用信息,但如果可以成为学生自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阵地,那么,我们又何乐不为呢?比如,学校可以建立一个校园官方学习网站,开设语数外、音体美等多个学科的自学板块,教师定时登录网站做教学信息的更新工作,比如,将“函数知识”、“轴对称图形知识”和“方程解析方法”等知识发布到数学网络板块上,那么,学生则可以登录网站自觉观看教师的教学录像和作业设计,自己做练习题,自己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如此,学生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其次,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青少年宫学习,浏览数学知识,观看其他学校学生的数学智力比拼风采,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赛事参与兴趣,提升自学效率。
        三、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正所谓,“学海无涯”、“学如逆水行舟”,数学学习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因为现如今我们对数学的认知还并不全面。所以,数学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引用古代和现代数学前辈们对数学领域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故事,比如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以及华罗庚、钱学森等人在数学探索中迎难而上的故事等,这些前辈就是学生学习的标杆,也是行为的导向。
综上,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可谓一劳永逸。对此,本文论述了笔者的一些粗浅数学教学经验,其中尚有不足之处,还望同仁不吝斧正,以求初中数学教学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菁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