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恩红
贵州省镇宁自治县第三中学 561200
摘要:初中是学生初步接触物理科学的时期,所以在知识学习和理解上存在着一些困难,这对物理教学进度和成效的影响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要从新课标理念出发,根据学生兴趣、动机和学习规则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丰富物理教学课堂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率和物理知识转化率,从而建立起科学、严谨的物理思维,实现物理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开展策略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提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来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进行深刻而又积极的思考。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既不能否定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形式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扎实提高而发挥出的优势,同时也要注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的重要性,从而全面进行物理教学改革。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前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以单纯的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讲、学习的位置。这种上课模式下,老师将上课任务简单的看做是物理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的情况是不甚重视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的目的更多也是能够做到解题,完成考试,而很少有学生真正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产生质疑和好奇,对于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并不是很在意。因此,造成了严重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建设的情况出现。
2、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抵触情绪加重
初中物理学科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非常强,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究。因此学生不能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单纯地掌握理解,而是要更多的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知识的实际运用。物理学科知识之间,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无论哪一环有了缺口,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进行物理学习和实践运用,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厌恶心理。这样抵触的心理如果持续,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实践和学习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反而会深化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厌恶心理。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开展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知兴趣
新课程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依托物理知识的学习,提升探究能力,培养综合的物理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光的折射”相关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体验渔民叉鱼的情境。教师首先拿出事先准备的圆盆,然后用橡皮泥捏成五颜六色的小鱼,使其沉人盆底,再制作用筷子一段绑上钢针的简易鱼叉,让学生自主体验渔民在河里插鱼的情景。但经过多个同学的演示后,大家发现预判的位置总是与鱼实际的位置有所出人,要么是鱼叉越过了鱼,要么是鱼叉的位置只是停留在鱼的上方,由此激发了初中生极大的探知欲。
为了解决同学们的疑惑,教师由此引出“折射”的概念,让学生情景体验—情景质疑—主动探知等过程来有效地探索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总之,创设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将课本知识与情境有机结合,能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物理知识中形成系统化的学习。
2、创新教学设计,采用分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现象,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思辨力;要钻研教材,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要把握好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体现,要指导好学生学习,组织和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开阔思维,提升实践能力。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明确学生间的差异性,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问题的设置上、在作业的布置上都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全面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将任务进行分解,简单的概念运用题,运用能力的基础题,有难度的综合题,实现因材施教。
例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相关知识,探究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有何异同(仅从现象上去分析)因为之前学生刚刚学过光的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而且引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科素养,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给予适当提示,再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运用现代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物理课堂,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物理教学方式,通过虚拟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中动画、录像、视频等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将静态的图示转化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对于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规律及条件,教师要积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极大的便利,对在学校进行的实验原理没有理解透彻的学生,可以在家里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设备进行进一步学习。
例如,在学习“磁现象”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学生无法感知磁场的存在,对此表示无法理解。我借助多媒体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随时停顿或放慢速度,从而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重难点问题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处理声形图文的功能,对学生知识的掌握、重难点的化解、目标的达成度、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积极作用。
4、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初中物理完全属于理科,和语文等学科相比,物理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综合成绩时,应当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这样教师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选择出对学生最有利的教学方式。另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创新评价体系,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认知,这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化物理教学模式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勤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J].读与写,2018,15(34):199.
[2]张仕明.探析初中物理教学[J].读与写,2018,15(3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