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申永宁
[导读] 小学学习阶段的数学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数学知识教学,
        申永宁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园小学  733000
        摘要:小学学习阶段的数学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数学知识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其中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关键,教师需要着眼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要求,鼓励学生自主感知生活中的多元化问题,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提升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运算,教师需要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找出最佳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教师需要了解这一素养的内在价值。在简单讲述的基础上,探讨出全新的培养方案和策略,进而实现对症下药。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难度偏高,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策略的优化升级,坚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方向。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不管是小学数学教学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需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点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目前,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课堂优化的重要性,并站在宏观的角度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方向,在调整教学思路和优化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促进教学改革。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因此,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有待改观。但是,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还没有意识到自主归纳和反省的重要性,只能够学习简单的基础数学概念和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套用,无法实现活学活用和举一反三。因此,整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大打折扣。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作用
        在深化落实新课改的过程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优化。小学教育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帮助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时,提高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及水平。小学生适应能力强,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好的吸收知识,意识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够积极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那么对发挥学生的特长及优势将会有明显的作用。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现阶段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较高,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保障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剖析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学生创新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关键部分,在讲解数学知识时,教师会经常对学生提问,根据教学大纲中的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提问和发言的精神。
        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能够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优化升级。首先,教师需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及有限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不断思考、深入分析,对数学问题进行质疑。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循循善诱,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题,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比如在讲解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时,简单的解决方法是从任意的顶点向底边作垂线,然后利用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这种三角形面积计算法非常常见。在完成这一基础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想象。因为在做垂线时离不开精准的测量,花费的时间较多,并且步骤较为麻烦。教师则可以试探性的问学生,大家知道更简单的方法吗?这种简单激励的形式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其他的解决办法。只要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并说出个人的想法,教师都需要提出公开表扬。因为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个人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数学核心素养水平提升非常快。


        (二)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升级对教师是一个较大挑战,教师需要结合该学科的教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践,通过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小学数学中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教师需要确保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字计算能力,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及分析。
        其中实际数据的提取最为关键,教师需要针对性的分析信息中的关键部分,通过新旧知识的有效迁移,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潜在规律,利用新的规律来解决新的问题。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学生的逻辑观察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透过事物的本质看待其中的内在规律。很多学生在自主观察的过程中非常积极,勇于实践。但是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在观察事物表面时,极有可能会出现方向和思路上的偏差。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课堂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能力。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先留出十分钟的时间复习两位数与多位数的相乘运算方式,通过列举不同的算式来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中的规律,利用已知的规律解决新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三位数与多位数的相乘运算方式。很多学生在分析数据时,能够通过数据的归纳以及整体类比分析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和解题方略,提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及意见。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同时核心素养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十分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如果能够抓住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成效将会非常显著。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创新,开发学生的脑力劳动。学生在亲自动手和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
        有的学生学习经验不足,在自主学习时认为数学学习枯燥乏味,长期以往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如果能够将更多的动手机会交给学生,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枯燥的接受数学知识和运算知识,更是个人动手参与的重要工具。因此,很多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较足,同时能够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顺利过渡。教师需要抓住这一黄金时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将益智类游戏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利用课内外实践进行主动学习,锻炼个人的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也需要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家校合作,促进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及共享。家长是孩子的指路人,对孩子行为举止的规范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家长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及理念,以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为目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综合表现。通过家庭教育来提供更多的辅助作用,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在家中都获得动手的机会,进而潜移默化的提升个人的动手能力。另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结合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教学进程,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探究、积极学习。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升级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依据,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较为复杂,教师需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及模式,以为社会培养高精尖人才为远大目标,在改革教学内容及形式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了解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抓住课堂教学优化升级的核心所在,进而实现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杨崇燕.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1):16-16.
        [2]武廷彪.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6(10):190-191.
        [3]赵淑华.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