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乾、刘东娜
贺州市平桂区公会镇田富小学
摘要: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在教学工作中也有明显地体现,作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黑板,经历了投影屏—多媒体黑板—交互式白板一系列变化。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教具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将会给课堂带来情景渲染、动态批阅、音视频和模型拆解等功能。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些功能能够辅助学生抽象思维的建立与应用,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大幅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课堂情景创设中的具体功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有助于这一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教学情景创设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和设备成为了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应用最为广泛的黑板,存在粉尘污染严重、清洁不易、不可回顾的弊端。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先进多媒体技术,已经在部分学校中得到了应用。对比两种教学方式可以看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完美地解决了黑板的弊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的具体作用,下文将会详细阐述。
一、技术的使用情况概述
从技术类型来看,交互式电子白板应当归类为先进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交互方面的优势而在众多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当前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留在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城市,偏远地区的小学院校多数还在使用投影屏,甚至是传统的黑板。电子白板技术综合了投影仪与计算机的特长,教师通过对应的设备就能够在白板上完成各种操作。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辅助下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显著提升,相同的教学内容学生表现出了更高的积极性和更活跃的状态,课堂的氛围也能够更加明快。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来说,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是从技术层面对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电子白板具体作用说明
(一)以情景渲染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训练以应用型问题为主,需要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教学并充分记忆,还要在解题过程中活用这些理论知识。实践证明,这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其成果多数难以达到预期。
在数学课堂上应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渲染的途径辅助情景教学,增加书写、绘画、聚光灯等元素,发挥电子白板动态生成功能价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带有一些夸张属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以情景渲染模式展开的情景教学,教学内容变得血肉丰盈,学生的理解与记忆都将更加深刻。
(二)活用视频播放功能
作为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同时也具有播放视频的功能。小学阶段学生明显对动态的演示过程更有兴趣,所以可以借助视频播放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代入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教师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来编写课件,通过白板播放课件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或者是在备课阶段选取合适的趣味性视频,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有研究结果认为,动态的演示方式能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同时对大脑产生刺激,能够有效地提升思维活跃度,对于增强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价值。
(三)实体模型拆解演练
小学数学的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有实体模型的参与,传统教学方式中这些部分的教学,通常采用的是学生自备模型的方式。课堂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只需要教师进行实体模型拆解演示,白板的摄像头及还原功能就能够完美的收录教师的操作并重复演示。这样在可以借助实体模型辅助理解的教学部分,教师的模型演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课堂教学结束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全面助理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成长。
(四)动态批阅反馈
批阅功能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重要功能之一,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实现动态批阅。教师提问后学生经过思考给出答案,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收集答案并批阅。批阅的过程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充分了解的过程,也是教师找出集体性问题根源的重要途径。批阅过后还要及时进行讲解和评价,通过正面评价充分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还要对问题进行详细地解答帮助学生增长解题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多个方面都能提供良好的辅助。作为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情景渲染、视频播放、模型拆解演练、动态批阅评价等功能,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对提升学生注意力、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以及学习体系的建立都有着强大的辅助作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丽芳.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6):43-44.
[2]周慧兰.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教育,2019(12):119.
[3]朱坤锋.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8):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