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城镇中学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让学生构建化学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激发对化学知识探索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知识在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建立自尊、自信的人格,更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下面结合自己平时上课经验,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教学效率
引言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是初中化学教学教育改革阶段的首要任务,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们科学素养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们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初中化学的教学面临的困难较多,课时少,任务重,学科理论知识特色较为突出学生不好理解,因此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一、创新课堂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有效地为引导学生求知化学提供巨大动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初中化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习可能会感觉无法迈入正轨,对于化学学科的相关理论概念无法理解透彻,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初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创新有趣的课堂引入模式,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化学学科学习乐趣。
二、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温度
通过混编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不仅解决了学困生学习焦虑问题,小组合作也能激发团队成员荣誉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有点,学困生在小组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有的学生思维敏锐善于领导,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安排进程,有的学生动手协调能力强、学生之间配合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将各具特长的学生组合到一起提高学习效率,更利于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中形成小组公平竞争环境,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提高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利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化学属于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化学知识也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利用一个良好的课堂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们在生活中的求知欲。化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生活情境,由学生们最熟悉的生活入手,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关键的三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例如,在学生们学习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述生活中的燃烧现象与灭火的方法,或者为学生们播放大火燃烧和救火人员灭火的视频,使得学生们能够掌握如何灭火的生活常识,使得学生们体会到化学知识和生活现象的息息相关。学生们因为对生活中实例存在亲切感,所以会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答案。除此之外,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实验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其不仅具备一定的实践性,还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因此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实验,在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体验感和参与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气体的收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中常见气体的密度选择集气瓶装置是“长进短出”还是“短进长出”设计相关探究实验。学生在通过自主开展探究实验,对于集气瓶装置进行选择并实践的过程中得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收集时会在瓶子下方聚集结论,从而使得初中学生对于化学学科气体的收集这一部分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较为牢固。在切实培养初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效率。
五、注重突出因材施教,活用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梯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要让优等生更优。成绩优异的学生并非样样较优,作为教师就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现在状况,冷静分析学生的现在状况,冷静分析优等生的“弱点”和“软肋”,寻求新的发展“生长点”,让优等生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寻求努力的目标,使之“弱项不弱,强项更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但是后进生对老师都有畏惧心理、害怕恐惧不敢靠近,因此情感交流成为扭转教师与学生疏远关系的纽带,从生活上关心到学习上的帮助,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中逐渐接受你,然后在找出学习成绩滞后的原因所在,经常主动和后进生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发现优点及时肯定表扬用情感去感化诱导,逐步克服畏难的学习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信念。
六、引入化学典故
课堂往往是枯燥无味的,如何使化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把一些经典的化学典故引入课堂,同时介绍一些化学家的故事和化学的史料,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鬼,所谓的鬼故事都是自己吓唬自己,可有人的的确确在故宫附近看见了以前的宫女,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因为宫墙是红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铁,而闪电可能会将电能传导下来,如果碰巧有宫女经过,那么这时候宫墙就相当于录像带的功能,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巧合出现,可能就会像录像放映一样再出现一遍。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化学故事,能够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效率。
结束语
总之,化学学科是一门趣味性且多元化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禁锢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而要充分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化学学科的奥妙,在有效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发展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冬霞.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 教育研究,2019,2(12).
[2]何龙祥.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12.
[3]吕效文.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