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吴吉良
[导读] 新课改的进行对于各个学科有了更多的要求,甚至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吴吉良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中学,江西 赣州 341411)
        摘要:新课改的进行对于各个学科有了更多的要求,甚至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绩已经不再是评判一个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情况的唯一标准,教师们的教学目标也不再是提升学生成绩。高中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更是进行新课改的主要课程之一。高中地理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相关教学理念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让高中地理教学可以跟随时代的潮流进步,更好地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帮助高中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教师们的主要教学理念之一,高中地理教师也需要围绕着这一教学理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学生课堂地位不显,教师才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们的学习参与性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去改变传统的课堂地位,将学生们作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促使高中地理教学可以有效的开展。
        一、开展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同样也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显然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过于枯燥、单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太大的帮助。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提升教学趣味性来构建趣味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好地开展。本人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就会通过构建趣味课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们主观能动性,促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好地开展。本人会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课堂趣味性,以此来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本人在进行《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课的内容,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找到了一个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视频。这个视频是从地球表面开始将视野不断地深入,从地球外圈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直到地球内圈的地壳、地幔以及地核。让学生们从宏观的角度对于地球的圈层结构进行了解,并且在视频中还会展示不同圈层的特点、界限划分等等相关的知识点。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了教学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样的教学表现证明了开展趣味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达到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二、开展小组合作,改变学生课堂地位
高中地理教师要想有效的在教学中渗透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课堂地位,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自主高效的进行学习,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本人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就会利用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在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时,本人会给学生们充分地时间去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们进行自主式学习。例如本人在进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在让学生们去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间之前,给学生们确定相关的学习方向。让学生们在小组学习和讨论交流完之后,可以找到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什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应该怎么去解决?在确定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向之后,我给学生们充分地时间去学习和讨论交流,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在开展了小组合作式教学之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升,这样的教学表现也证明了小组合作式课堂对于改变学生课堂地位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很大帮助,同样也符合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样是新课改的相关教学要求之一,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开展一些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以及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开展的教学目的。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大部分的高中地理教师都很少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有着一定的阻碍,也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本人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就会定期的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本人在进行《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开展了“寻找身边改变环境的因素”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寻找到什么样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在开展了这一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在放学或者是周六日的时间都会出去走走,寻找相关的因素。并且很多的学生都找到了一些影响地理环境的人类活动。包括着一些工厂排放的污水、有害气体,一些人向水里随意丢弃垃圾等等。在开展了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对于这一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而且地理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要去深入的了解新课改的理念,以此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好地开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参考文献:
[1]王晓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农村教育,2019(06)
[2]王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