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胡鸿蓝
[导读] 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发展
        胡鸿蓝
        鸡西市第六中学 黑龙江省鸡西市 158160
        摘要:随着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尤其是在高中音乐的鉴赏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科学运用有助于音乐知识的形象和生动展现,让教学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对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的技术优势,创新音乐鉴赏教学的传统模式,促进学生的有效体验和鉴赏,实现音乐学科素养的有效培育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技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引言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教学导入方式选择中,老师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可利用故事导入、流行导入等方式,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积极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鉴赏能力等,以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同时,老师要利用特长生等资源,通过特长生示范、老师示范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音乐学习信心,使学生自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音乐知识。
        1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让音乐鉴赏教学更加形象和生动
        很多研究发现,视听并用的学习方式,记忆和学习效果会远超单感官的记忆力。在高中音乐的鉴赏教学中,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辅助教师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将音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更加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角神经和听觉神经,增强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实现良好的音乐鉴赏教学效果。例如在对《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声乐作品进行欣赏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让学生单纯“听”,然后加上教师的讲解,这时学生的鉴赏效果相对有限。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教师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同时,观看歌唱家们声情并茂的演唱表情,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插入一些与音乐作品时代背景相关的语言、图片等,这时学生的音乐鉴赏热情会得到有效的调动,爱国热情和音乐情感会得到激发,能够有效突破音乐鉴赏环节的很多思维障碍。
        1.2让音乐鉴赏教学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高中音乐的鉴赏教学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是多元化的,这是需要教师采取丰富的教学引导方式和促进手段。如对于戏曲、民族歌曲、古典歌曲、流行歌曲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指导策略,对于独唱、合唱、器乐表演应当有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音乐教学效果。但是在采取多元化的引导方式与促进手段时,可能因为条件的不完善而影响教学效率。对此,音乐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利用,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简化课堂准备环节,让音乐鉴赏教学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在鉴赏京剧作品时,需要学生了解京剧行当,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技术,播放一些京剧脸谱、京剧服饰,了解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这显然比教师准备真实素材或现场演示要便捷和高效得多,也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融入到音乐鉴赏环节,减少融入过程。
        2信息化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2.1运用信息化技术,创设丰富的音乐鉴赏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学素材主要是以静态的方式存在,学生在开展音乐鉴赏活动时也容易遇到各种类型的学习障碍。通过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音乐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音乐鉴赏教学情境,恢复静态音乐素材的鲜活面目,让音乐鉴赏课程变得有声有色,对音乐作品中蕴涵的情感、文化、艺术等元素进行更好地展现,帮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


        2.2巧妙的教学设计
        音乐是一门美学艺术,它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最具感染力的艺术之一。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而音乐便是其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在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当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是被摆在第一位的。而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当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古典音乐的学习,这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是不被大多数学生熟悉和接纳的。那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激发学生学习这类音乐的兴趣,便要通过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引起他们的兴趣。
        2.3示范导入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示范导入法比较简单、直接的展示教学内容、音乐风格,因此,课堂应用中老师要结合学生个体情况,结合学生的音乐能力、音乐兴趣等进行示范导入。例如,《独特的民族风》教学时,学生中有人会跳蒙古族、藏族或维吾尔族舞蹈,老师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下,一方面,通过这样的导入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示范时更具自信心和表演欲望,从而塑造活跃、热情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探索,从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演示导入塑造“音乐学习榜样”,塑造个人魅力,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榜样的影响力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使其更主动的参与教学。
        2.4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渗透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视觉和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也表明了视觉和听觉在音乐鉴赏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技术对学生获得音乐知识和开展音乐鉴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途径。在高中音乐教材体系当中,涉及到的音乐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创作手法有很多,都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所以音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音乐文化的渗透,例如在《辽阔的草原》等民族风音乐的鉴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就蒙古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特点、服装、舞蹈等文化元素进行展现,并将其文化元素渗透到音乐文化的鉴赏过程,让学生切身去体会、去领悟,这样既真实又形象,学生不仅聆听了内蒙古草原上的民族歌曲,又能深入了解蒙古族群众的文化特点,切实提高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2.5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学习兴趣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是开展鉴赏学习的重要基础,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音乐作品感兴趣才会对学习产生动力,这远远比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更加有促进作用。高中新课改中音乐鉴赏是必修课,需要加强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理解音乐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又会涉及到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感受乐曲的强大表现力,所以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鉴赏思维,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例如在欣赏京剧《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时,学生对京剧的鉴赏一开始可能兴趣并不是很高,但是当音乐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在音乐课堂上导入《霸王别姬》的经典影视片段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激发出来,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影视片段资料进行京剧的鉴赏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结语
        总之,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需要音乐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质,注重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这样传统课堂上音乐鉴赏的诸多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并有效丰富音乐鉴赏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资源,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乃至健全学生的人格,实现良好的音乐鉴赏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子婧.微课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2):120-122.
        [2]王辉霞.探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J].音乐时空,2015(5):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