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珍
(西安市渭滨学校,陕西 西安 710021)
摘要: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小学体育是体育教育的基础所在。体育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人格和品质,还能提高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受挫能力。小学阶段是形成个人品格和思维习惯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进行体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育一直得不到重视。为此,学校更应该去发掘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体育教育。在小学体育的教学方式上,也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小学体育焕发活力。本文将基于创新角度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创新角度 小学体育 教学方法
前言: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中,教学重点多为语数外这类文化课和一些技能上的培养,很多学校和家长都不注重体育教育,我国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此外,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也多数为知识理论的灌输,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之后就会解散队伍让学生自由活动,体育教育变了味,成为了学生的一节玩耍课和放松课,无法发挥出体育应有的作用。随着国家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对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重新审视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学方式,针对目前体育教学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比较老套,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教授的着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不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认为体育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减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小学体育的要求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多参加关于体育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单向的理论灌输教育模式,对体育课堂加以创新,重视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及时对自我教学进行反思,多与其它优秀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借鉴其它教师的可取之处,虚心听取其它教师建议并加以改正,在教学活动中促进自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方式
由于体育教学在学校一直受不到重视,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一直以来都非常单一,导致我国小学生对体育课程没有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对此,学校应该加以重视,学校应当紧跟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形势,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及兴趣爱好,丰富体育教育内容,为体育教育注入新的灵魂和生机。
例如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中已经将足球、篮球、武术、健美操等备受小学生喜爱体育项目加入到了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中,使小学体育焕发了勃勃生机。此外,体育教师也应当注意转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对其进行完善。体育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把握小学生的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和乐趣。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加入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枯燥的跑步锻炼,在课堂环节中使用游戏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锻炼积极性。此外,教师你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和强化体育知识,还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在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平和心态。
三、创新小学体育评价体系
小学体育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方面。其中首先要创新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现在我国许多小学对于教师的评价体系十分不完善和不规范,由此也导致了许多体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学素养一直停滞不前。因此学校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比和反馈,对于教学成果优异的教师要给予变样和鼓励,对于在教学方面尚且不足的教师进行督促并提出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提升专业水平,在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质量。此外,学校也要注重完善和创新对于学生的体育评价体系,学校要重视对于学生体育的教学评价,评价要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在各项体育赛事上取得成绩的学生予以嘉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习体育积极性。
四、在体育教育中要注意渗透德育和人文性
体育并不是一门专门为培养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小学体育还有着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品格特质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渗透德育教育和人文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美好品德的养成。例如在体育跑步比赛中,有同学摔倒了,他会忍痛爬起来继续跑完全程,教师要对他这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进行表扬;有的学生会看到自己的同学摔倒时停下来将摔倒的学生扶起来,教师也要对学生这种互助友爱、乐于助人的精神进行表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学生长处和有点的眼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鼓励,让学生不仅能够在体育中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结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品德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加以重视。要想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完善体育教学方式,在体育教育中要注意渗透德育和人文性,学校也要注意创新小学体育评价体系,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献综述:
[1]冯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93-94.
[2]许浩.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0):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