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张珍珍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分不开了
        张珍珍
        焦作冶金建材高级技工学校 :45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分不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作为各个院校的基础性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的关注,在中职院校中,计算机课程更是中职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否通过计算机课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能否为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教师必须针对当前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课堂改革。本文将结合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课程的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问题;优化措施;
引言: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要,针对在教学过程中渐渐浮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必须通过优化课堂设计来进行课堂改革,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水平差异很大
        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的来自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有的来自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有些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掌握了很好的计算机基础,而有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或者是受自身资金水平的限制无法为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这就导致中职计算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计算机基础差距十分大的学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知识吸收水平,导致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基础越来越差,而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也因为教师授课无法结合自身水准进行授课而被耽误了计算机水平的提升[1]。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上,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要求都比较高,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学生才能在毕业后计算机融入到社会,而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对于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还是对理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都无法满足学生的真正需要,对于文科学生的教学当前还停留在办公软件应用的教学和基本系统操作的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在对理科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时也只是在办公软件操作的基础上适当加上一些C语言知识,对理科学生来说,这些基础性的计算机知识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专业对于计算机知识的需要。还有一些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甚至不区分文理科,这样看来,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是不够合理的,应该进行优化。
        (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重理论轻实践,而且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自己操作的同时对学生的电脑进行操控,同时配合自身的讲解,学生这时候只是坐在电脑旁边盯着电脑看教师的操作,教学过程缺少教师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多基础差的学生根本听不懂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这样的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优化措施
        (一)优化教学方法尽量缩小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差距
        针对学生基础相差大,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群体,不能直接放弃基础差学生的教育,也不能只顾着帮基础差的同学补基础而不顾基础较好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就可以兼顾所有学生的水平,从而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测试来了解学生的整体计算机水平,然后将学生根据水平的高低分为三个组,从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做一些预习,帮助学生培养一点计算机基础,以便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基本上听懂教师在讲什么,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一些资料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学习,同时分出一些课上时间来帮助这些学生来解答疑问。教师还可以用一帮一的方式让基础好的学生带一带基础差的学生,这样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2]。
        为了尽快缩小学生之间计算机水平的差距,计算机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来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补课,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优质的、符合教学进度的教学资源,也可以自己利用课下时间针对学生不会的知识点录一个微课视频。
        (二)优化计算机课程设置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真正得到用处,教师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首先,计算机教师应该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要加强同理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很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应该通过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从而避免学生因为计算机水平不够而影响专业课的学习。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比如多媒体技术模块、系统组成与系统操作模块、三维设计模块和网页制作等模块,优化课程设计对计算机教师来说也增加了教学难度,因此,计算机教师在平时要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的了解,从而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进而提高自身教学的效率、质量与实用性[3]。
        (三)注重实践
        重理论而轻实践是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的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使计算机知识的实用性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进行实践教学,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留一些实践任务,从而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更快的融入社会,计算机教师并必须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嵩磊.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幸福生活指南,2018,(9):61-61.
[2]郭敏.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9,(2):154-154.
[3]郭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读天下(综合),2019(22):50-50.
[4]沙渊.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51):149-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