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张燕妮
[导读] 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
        张燕妮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 2654000
        摘要:大学生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的生命线,直接决定大学是否能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在教育对象、价值取向、自我意识、应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特殊方面,从重视程度、教育方法、育人合力等几个角度,指出高职高专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路径,促进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的发展。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加快高职高专院校高质量的发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一)学生文化基础差
        根据2019年国家高考招收计划,高职高专院校增招100万,招收对象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中专生,退役军生,下岗工人等,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办学规模、在校学生数量逐步增加,在数量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招收对象的范围扩大,使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知识水平偏低,这就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现代网络、传媒、中外主流文化的多重冲击下,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核心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向多元化,呈现出个性趋向张扬,更加的强调自我,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多种个性特征。他们通过网络与社会的多元文化接触,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潮流的影响,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特别是在高职高专学生即将进入社会,在毕业前进行毕业设计时,学校往常只看重学生的技能历练和工作实际结合程度,而往常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导致许多学生因受社会某些利益蛊惑,追求一些浅显利益,造成了个人思想上的缺陷。
        (三)自我意识较强,应变能力差
        00后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占有欲和控制欲,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比较容易产生极端的报复行为。加之独生儿女平时父母和亲人对其关注较多,刚刚走进大学校园,独立生活,往往自身自理能力,心理承受力较弱,面对问题时,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
        二,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硕士、博士、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再加上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的新模式,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竞争能力较弱,很多时候都需要学校联络用人单位推荐就业,或留在学校联络实习的实习单位,致使许多高职大专院校出现重大问题。重视专业教育,轻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专业成绩,忽视了思想政治道德水平,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不重要,旷课率高,参加主题教育活动主动性、积极性弱,思想政治教育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都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
        思政课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课主要是理论论述,内容枯燥,大学生对理论接受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中,课堂内容空白,脱离了学生的思想实践,灵活性差,局限性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是以一味的讲教和解说,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课程创新。这也直接引起了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抵触心理。这种强制性的教学灌输,只会导致学生对课程理念的误解,严重影响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育人合力有待加强
        近几年,我国一直强调要建立"三全育人"的工作制度,但从目前而言,这一制度还比较薄弱。首先,全员育人的局面尚未形成,多数专业教师教育观念浅薄,认为思想教育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事,自己仅负责传授专业知识,极少对学生全面的成长给予关注。育人的观念较为淡薄,学校管理人员多只关注自己所负责的事务,长期以来与学生一直处于零接触的状态,极少考虑到业务和育人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只依靠思政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力量很小。在全体育人局面尚未形成的情况下,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都将更多地停留在口号之上。


        三、加强和改进新一代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2]。高素质,不仅意味着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过硬的技能业务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更要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2019年香港的修例风波,更是以实例向我们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必须明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各种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担当民族复兴之任的创新人才。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
        高职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摆脱传统思想束缚,打破教学方式落后的局限,加大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以吸引学生学习,激发他们对思想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缺乏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所以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受到限制,书中的实例常往过于老旧、枯燥,远离学生,学生对其理解相对困难,高职高专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融入实际生活的实例,通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增强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的效果。第二,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思政课教师应发挥优秀示范作用,每个思想政治理论都具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运用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元素,以现实中的元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从多元角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3]。
        (三)构建全员育人新机制,形成思想教育大合力
        全员育人的基本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面对全体学生,二是全体教师参与教育。全员育人的重点是在"全"上下功夫,在"全员育人"的理念中,"全员"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宏观上讲,全员可指政府,社会,学校等全体社会成员。从微观来看,全员育人也应该包含所有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学生由一个纯粹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一个对周围人有好的影响的教育者,这有助于形成好的校风和校园风气。一方面,广大老师作为教育主体,应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强迫"、"改造"观念,通过理论的讲授和身体力行的示范,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优良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作为教育实践参与的主体,学生需要尊重老师的引导作用,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活动,真正发挥主体参与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和形成自觉接受教育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4]。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职业高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新一代高职高专学生的特殊性,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的人,积极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DB/OL].[2017 -02 -28].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228/c64094-29111484.html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DB/OL].[2019 -02 -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 -02/13/con-tent_5365341.htm
[3] 陈志冉 柴 杉. 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赤子,2020(04):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