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韵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凤山小学 361026
摘要: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中,如何利用微课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学者积极研究的一大课题。本文从最大化利用微课教学的角度,探究基于微课教学的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发展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兴趣,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微课 小学音乐 分层教学
微课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较短短时间的视频方式,着重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微课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播放,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开展学习活动,是当下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但目前音乐教学中还有很多困难,主要因为学生缺乏音乐基础和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这些因素制约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模式开展分层教学,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都有很大帮助。
一、分层发布微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微课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要想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的分层。在实施分层微课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在上课之前把不同层次的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清单发布在各组学生群中,让各组学生先利用微课进行音乐知识的预习与交流,从而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预习中对上课内容有认识了解,进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其次,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各组同学对自己通过微课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组内同学们进行分享,发表自己对课程知识的见解,最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
以歌曲《大家来劳动》为例,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发到各个交流群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并完成任务。 一般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细分为1、2、3组:1号组学生音乐基础扎实,有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对音乐感知能力较好,甚至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这组学生可以在音乐学习中更多地去发挥才智和表现才艺;2号组学生虽然并不掌握某种乐器,但学习能力强,学习动机高,具有良好的音乐学习潜力,能很好地引导提升,在一些课程中可以完成和1组学生同等的学习任务;3号组学生属于学习能力欠缺,音乐感知力较弱,学习兴趣低,在音乐学习上还需要更多的基础性引导,提升难度较大。以上3组学生分别建立学习群,可根据学习情况变化,进行组员调整。
1号组同学可使用乐器弹奏,感受到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号组同学可以试唱,并可以根据旋律节拍强弱加入动作表现。
3号组同学跟着音频跟唱,感知旋律和所表现的劳动情景,增进音乐感知力。
然后学生对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可以进行组内讨论,老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层评价,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基于微课的小学音乐分层教学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音乐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分层制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逐步提升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微课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好组之后,以学生差异为出发点,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不同的微课视频教学下得到一定提升。对于音乐基础好的1组学生,可以设置较高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音乐细胞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深度发展。对于音乐基础稳定且学习态度认真2组学生,设置普遍性的目标,使他们可以更好的巩固音乐基础,长久保持学习音乐的积极态度,还可以利用一些课程可以加以引导提升。对于基础比较弱且学习态度消极的3组学生,设置较为基础教学目标,使他们可以根据微课视频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一点点提升自信心,提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比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针对3号组同学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他们通过微课视频了解国歌创作背景和所蕴含的情感态度,逐渐熟悉国歌的演唱旋律,培养他们的乐感,最终会跟着旋律唱出国歌,是最为初级的目标;针对2号组同学所制定的是让他们观看微课视频之后能够记住国歌的歌词旋律,能在没有配乐伴奏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准确地唱出国歌。对于基础扎实的1号组同学来说可以让他们观看多样化的微课视频然后结合自己观看之后的感受声情并茂的演唱这首歌,也可以使用自己掌握的乐器弹奏,如会钢琴的同学可以自编奏唱国歌,发挥自己的才艺。
三、分层规划教学内容,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在音乐分层教学中,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差异化的微课学习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3号组设计基础性学习知识,对于基础稳定和基础扎实的1、2号组可以安排他们学习难度较大的音乐知识。通过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之间的学生加强互动,营造自由活跃的课堂氛围。
以《号手与鼓手》微课教学为例,对于3号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插播几组音乐片段,使3号组同学通过几组音乐片段聆听与思考,稳定地分辨出号手与鼓手演奏的乐音,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绪。对于2号组同学,教师可以在微课中,在辨识号和鼓的基础上,示范号手和鼓手的动作,号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挺胸抬头,鼓手执鼓槌,一上一下敲动,学生学会动作后,播放法国作曲家比捷的《号手和鼓手》,学生跟着音乐变幻号手鼓手的动作,这样他们可以对号和鼓的演奏动作有所了解。对于1号组同学,老师可以让他们结合拍子的强弱进行思考,让他们体会号与鼓在音色上面的不同之处,了解号与鼓声中不同的音乐形象,描绘音乐中蕴含的情感。
四、结束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分组,合理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开展分层教学,可以挖掘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学习效率。所以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要深入探究音乐教材,充分把握班级学生的差异化,科学开展基于微课的分层教学。
在微课分层教学实施中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在对不同分组学生进行微课制作,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进而影响到制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在注重教师教研团队合作的今天,可以通过音乐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在微课教学目标分层、微课教学任务设计、微课教学音频制作等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科学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整合优化各方资源,让音乐微课分层教学不再困难。
参考文献:
[1]赵文珺.分层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17(59):179-179.
[2]梁杏.激发成功欲望,传递音乐魅力——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S1):101-101.
[3]王景.小学音乐分层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的整合应用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7(2):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