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银华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第一小学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保证有序进行民族音乐教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非常重要,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应为民间音乐教学提供有效的实践基础,即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不断促进民间音乐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素养;小学生;音乐教育;传承发展
1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1.1培养学生们的民族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独特的民族音乐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个朝代的中国人民的影响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小学课程中设置民族音乐,可以为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做出更大的贡献。音乐是一种微妙的影响。悦耳动听的旋律和动听的歌曲不知不觉地传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内涵。同时,音乐是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它更适合小学生通过这种形式传播和感染民族文化。
1.2实现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增进孩子们对民族音乐的个人理解和独特感受
音乐课程对小学生而言是新颖的,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调动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音乐课程中,通过以民族音乐为重点,促进民族音乐的多种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此外,通过将音乐与小学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可以使孩子充分感受到广泛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中国民间音乐之美,从而增强他们对民间音乐的个人理解和理解独特的感觉。
1.3提升学生们对于艺术的整体欣赏能力,培养艺术感受力
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不断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国56个民族的不同文化的魅力,进而实现56个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内涵。 这是为了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创作环境和创作材料,不断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整体评价,并培养艺术感性。
2如何让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与发展
2,1让小学生在感受中喜爱民族音乐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度,不仅要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有小学生对音乐有感触,他们才能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小学音乐教室里,学习音乐也是小学生与音乐创作者之间的一种精神互动。只有小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时,他们才能自主体验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与音乐创作者的一种精神交流。许多创作者会逐渐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情引入音乐中,然后创作出动人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认知将激发小学生的思想。因此,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室中,教师必须确定小学音乐教室的教学方式,并大力引进民间音乐,使小学生在欣赏音乐的独特魅力的同时,欣赏民间音乐。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上述阶段的小学生发展特点相吻合,可以使小学生越来越喜欢民族音乐。
小学音乐老师在课堂上教书时,不仅要注意小学生的基本状况,还应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意识,尊重小学生的音乐欣赏。
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只是课堂的领导者,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相应地指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特点。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感官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入更多民族音乐。表达音乐风格以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2.2加强教师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
首先,定期对民族音乐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以促进他们自身的演奏能力和民族音乐基础知识的不断提高。其次,可以举办一些作文比赛,以激发教师理解民族音乐的热情,加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它使教师不仅可以教学生如何机械演奏,而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民间音乐的深刻内涵。第三,每所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邀请一些民间音乐表演艺术家进行讨论和交流。由于民族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中许多是通过口耳相传而传播的,因此这种方式有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
2,3将民族音乐放在教学过程之中的首位
在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课程继续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但是,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内容相对较少。一方面,这是由于西方音乐的更大影响。另一方面,这是由于了解民族音乐的老师越来越少。因此,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应放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位。只有在学校不断提高注意力的情况下,教师才能不断优化民间音乐的教学,这也能引起家长的关注,并让孩子们在业余时间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练习。首先,学校可以组织艺术节或与民间音乐有关的课外音乐活动。这样,教师将在普通课程中加强对这方面学生的培训和训练,以实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其次,在音乐教师评价中,增加民间音乐表演将促进教师民族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
2.4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现状构建完善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
首先,在对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构建之中应该避免思想的跟风。在进行教学体系的构建之中,不能具有哪种流行就在课程体系之中安排哪种课程的思想,而应该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现状以及对学生培养的需要来综合考虑。其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避免形式化。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之中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品格的培养与心理健康的促进。再次,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避免完全理论化。应该充分地运用民族音乐的教学设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演奏的现场氛围,给孩子亲自演奏的机会。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瑶族舞曲》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瑶族的文化与音乐,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在学习之后对其进行演奏,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音乐流派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时代烙印,民族音乐一直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著名的民歌,民歌舞,古典戏曲表演都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阶段,如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是相关单位及其负责人值得深思的问题。可以看出,作者通过本文积极探索和合理地分析了这一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J].刘萍湖.?学周刊.2019(01)
[2]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周洁.?小学时代.?2019(34)
[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渗透与传承[J].黄莹.?北方音乐.?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