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铁.硬”的思政课创新教学实探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邓先泉
[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展,
        邓先泉
        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    5284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型培养人才的方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于飞速发展的经济,更加无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学校应注重教育教学全面的发展,加强学生思政方面的教育的培养,通过“新.活.铁.硬"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的对思政课进行创新,更新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的方法,提高思政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一致性,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精耕细做;小题大做;旧题新做;深耕善做;思政课创新
前言:思政教育以我党的教育方针为根底,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有目的和计划并且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思政方面的影响,教育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 以及开展一系列与思政素质养成有关的教育实践和与思政培养有关的一系列教学实践。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觉悟和品格,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教育出符合要求的优秀建设者和合格的继承人
一、进行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思政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思政教学是学校思政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思政教育的基本工作就是用科学知识理论来充实学生的思想。思政教育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时俱进的结合时事为学生进行讲解,是一门非常具有时效性的学科,并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制定各种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思政课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因此,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思政课教学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革,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思政课创新教学的措施
        2.1构建思政课教学新的形式——勤耕新做
        在思政课教学上进行创新首先要将原来的教学形式进行一定的改革,通过旧题新做的方式,让学生将做过的题目再进行整理加工,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已经做过的题目进行总结、反思和梳理,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对题目的总结,掌握更多答题的技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再进一层,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提升学生自身的政治认知,升华学生的价值情感。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旧题目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对题目进行延伸和进一步的解读,向学生传授更前沿的知识理论,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价值引导,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要求学生就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的能力。
        2.2为思政课堂教学增添活的内容——躬耕大做
        思政课是使学生养成良好思想觉悟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保障。在形式创新的基础上,也要对思政课堂教学增添新的内容,思政教学“活”的关键之处是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教学主导作用的过程中,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生将题目逐渐深化、扩大,将题目内容不断地进行扩充“小题大做”,将原有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延伸和分析。从基础开始不断地巩固深化题目,并逐渐延伸,将学生较难理解的题目重新进行回忆总结,逐渐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深化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主体,帮助学生提高探索的思想,成为思想理论自觉传播以及践行的主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不断的扩宽思政教育的外延,不断对理论教学进行有效的科学强化。将原来的规范化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展,为学生讲授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结果。同时,还应当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延伸到实践当中,将课堂上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用理论结合实际,让思政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贴合,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建立校外的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基地,将实践性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为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实践的场所,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强化训练。

学校外的教育基地相当于一个社会的缩影,能够作为学生对实践学习理论上的特殊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抒发个人见解,展现自身能量的舞台。能够使得学生在受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实践和实际工作上的锻炼,给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为思政课教学增添铁的事实——精耕细做
        所谓“精耕细做”就是要将思政教学变得像耕种一样,对学生认真细致的进行教育。思政教育是一门非常注重事实教育的学科,在思政教育中要将事实与道理进行有机良好的结合,达到事理相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授的思想观念也都应当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教师要以问题作为导向,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精耕细做”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为了丰富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体验,学校还可以构建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在课下咨询的平台,由相关专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专业的解答,给予学生正确的政治方面的导向,进一步践行“精耕细做”的思政教学。
        2.4为思政课教学中讲究硬的道理——深耕善做
        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学生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就要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入手,用道理为学生解决困惑,帮助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在思政教育课堂上的道理可以分为“大道理”和“小道理”。所谓“小道理”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段所能够成立的道理,是一种短暂的,眼前的,只能体现一部分人的要求的道理,而“大道理”指的是例如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这种大方向的党以及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体现和代表的是全体人民的全局利益。小道理是在大道理的指导前提上产生的,同时小道理也是大道理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相关的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良好的结合,通过对道理的诠释,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素养和政治认知。并且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大道理为主,并结合当下时事展开一定的小道理为学生进行思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及时的为学生传授正确的思想观念,做到“深耕善做”,全面贯彻党的思想教育方针。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时代的要求和社会大背景的要求下,学院思政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思政教育的良好开展能够为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学校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领导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学校的思政教育要结合当下时事,与时代的特点相联系,对学院的思想教育进行科学有效的改革和创新。构建思政课教学新的形式,采用“旧题新做”的形式,为思政课堂教学增添活的内容、铁的事实以及硬的道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共同出发,全方面的进行思政教学的创新以及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地探索,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参考文献:
        [1]许成坤.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J].黑龙江科学,2017.11期.
        [2]梁群梁超.谈高职生思想政治救育工作的系统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期
        [3]贺宇姣.现代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模式探析[J].青春岁月版,2017 ( 09 ).
        [4]张伟新.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的融合[ 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 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5]梁群梁超.谈高职生思想政治救育工作的系统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