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叶广兰
[导读] 英语教学工作必须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及要求进行及时的改进,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叶广兰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中学  广东博罗  516121
        摘要:英语教学工作必须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及要求进行及时的改进,为我国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高效的英语课堂模式应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内容制定,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逐步引导学生将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种模式的建立,必然会使传统的英语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初中英语教师带来新的挑战。英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观念并提高自身能力,打破传统模式的枷锁及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语言与思维关联密切,人的思维实践结果能够利用语言进行表达。新课改给英语课程提出的总体目标当中就特别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特别强调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素质,就要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关键。再加上核心素养的倡导,教师要进一步提高对思维品质核心素养培育的关注度,尤其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与锻炼。教师在培育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挖掘深刻性思维,引导学生在思维品质支持之下,逐步过渡到深度学习层次。
一、当下初中英语课堂现状
        1、注重英语成绩的提高而忽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教学以考试为导向。大部分的初中英语教学在应试体制下都是为了提高英语成绩。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关注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方面,对于自主学习、创新和英语交际能力等方面投入明显不足。单调,无聊和严格的教学方法使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大多数孩子的确成为了学习机器。可是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养成,培训学生的技能,使学生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且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2、课堂教学之外缺少实践活动延伸
在课堂上,大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只追求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并不注重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强迫性的学习只会不断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有丰富且有意义的课外活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压力且这些压力无处排遣,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结果,如学生厌学、逃课等。因此,有效的有趣味的课外活动是必要的。
3、教师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处在课堂的主导位置,教师讲授,学生学习,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是我国教育的通病,在这种模式下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十分枯燥,没有生机。并且在开展英语课堂活动时,一些教师也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在教学中只是走形式,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点很少。
二、基于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利用微课系统,实现思维发散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英语知识时,只能依靠理论或常见的生活实例,大多数实例都缺乏趣味性、生动性,无法吸引学生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英语学习要求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微课课件可以提供丰富的课程活动,实现师生互动,做到学以致用。
        传统模式中,学生只能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对英语词汇进行理解。但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学生对一些领域无法涉及,无法通过想象联系起来,英语内容便显得枯燥无比。微课教学能够将全部知识融入课堂,让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以“Module 8 Public holidays”中“Unit 2 We have celebrated the festival since
the first pioneers arrived in America.”为题的英语话题讲述为例,英语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关于西方Festivals 起源的简单视频,并让学生自主寻找一些关于Thanksgiving的单词,如:turkey, reunion, be proud of等词语,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在感恩节时的风俗习惯,并在原来教材词汇的基础上作出延伸。教师在微课视频中还可以加入一些英语趣味图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英语思维品质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2、重视语言交际活动,培育交际思维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共同构建的一个实践过程。在这一进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认真观察和把握学生的整体表现,并在学生有表达表现意愿时给予机会;在学生有观点与意见时,要带领学生共同探讨与验证,使得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充分发展。不少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了英语知识之后无法利用英语语言与人进行交流沟通,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突出的语言学习误区和障碍。学生出现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必要的交际思维,不知道如何在特定的情境当中正确应用英语语言。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水平,把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教师可以模拟情境,组织表演对话。
例如,在教学“Module 6 The Olympic adventure”中“Unit 1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应用语境,可以设置一个学生下了火车向乘务员问路的场景,让学生在沟通交际当中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如“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dium?"“How can I get there? by foot or by bus?"“You can Walk to the Stadium. Go down this street and turn left ,you will see the Stadium.在语言交际当中,学生的大脑会保持高速运转的状态,所以思维活跃,思维能力的锻炼效果比较理想。
三、结语
        英语是初中生要积极学习与掌握的第二语言,就英语学习的整个实践活动而言,必须运用积极思维来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新课标在对英语课程进行目标定位的过程中,不再把着力点放在语言能力培育上,而是关注英语核心素养,而思维品质就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具备完善化的思维品质,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事半功倍,消除学生在语言理解和应用当中的阻碍,让学生借助灵活深刻和多元化的思维突破学习障碍,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郑德荣.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良好的思维品质[J].文渊(中学版),2018,(12):168.
[2]郑仁飞.思维品质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1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