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文思思
[导读] 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因为其轻语法,重问题解决的特点,
        文思思
        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第一中学  557600
        一、高中信息技术中Python教学探索现状
        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因为其轻语法,重问题解决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Python已经被山东、浙江等省市列入高中信息技术学习范围,身为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地区教师,我们也应该紧跟发达地区的脚步,积极探索python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方法。目前,我们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已经使用了很多新教法,比如适用于软件操作教学的任务驱动法、适用于理论课的合作学习法等,而在Python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在探索怎么教。编程语言的语法算法等知识概念抽象且略显枯燥,如何设计课堂还真是一个难题。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程序设计之前的语法和算法教学,怎么设计才不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吓退?如何在完成代码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Python的教学,我尝试过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是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实操。Python的基础知识内容系统,针对性强,用这种方式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但是课堂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昏昏沉沉的听完老师讲解的抽象概念,进行实践时自然是摸不着头脑。第二种是3+1课堂教学法,这是本校目前在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重点在于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后通过小组合作解答老师提出的引导式问题,师生合作总结出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制作导学案,组织好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虽然课堂效果不错,但是也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写出一段代码出来,而不是一直模仿代码解决问题?说明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帮助学生明确编程学习方向,主题不清晰,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够理想。在加入主题式教学的课题研究之后,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应用主题式教学法,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主题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兴教学方法,老师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合理的主题情境,使学生走进这个情境中去体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教学品质。在常规课程中使用主题式教学法收到成效后,我尝试着把这个方法带入Python教学中,突破目前的教学困境。
        二、主题式教学在高中Python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结合主题式教学方法,我对高中信息技术Python的教学进行了优化,主要分为设计教学主题、设置教学活动、学习成果展示、总结评价及拓展这四个部分。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Python学习上持续它的兴趣,获得成就感,最重要是能把所学知识的积累方向指向学习主题。例如把对Python基本语法的学习归到《探索Python世界里的规则》这个大主题中,学生被老师带进Python这个“机器人”的认知世界中,去体会Python运行所遵循的语法类型及规则,学会如何正确的与Python对话。能够给接下来数据类型、循环结构及函数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教学案例:《探索Python世界里的规则》
                              ——基本语法元素分析
        课堂一开始用一些编程案例(单位换算小工具、美丽趣味几何图形、词云生成、词频统计、爬虫效果、高效办公等)进行展示。
        师:这些有趣的小程序都是人们根据日常需求用Python程序语言编写出来的,毋庸置疑,它能够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部分问题,而使用Python的人,也可以是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编程就像是你拥有了一个小机器人,它可以帮你处理一些对于你来说感到繁琐、困难的事情。

Python是一个忠实的小伙伴、小帮手,但是我们都知道它不是人,它和我们之间的沟通和我们日常和朋友之间的沟通略有不同,在让它成为你的小帮手前,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和它沟通。简单的说,和Python沟通,你要先学会说它的语言,还要学习一些它能够读懂的语法,比如它只能读懂英文字符状态下的标点符号,另外要用“:”(冒号)告诉它一件事情时,你得在下一行开头留一段空白(缩进)等等。还有它现在认知范围内的命令字符你也需要了解,要不然你说了一大堆,它都不懂,那你们就做不成朋友了。
        当然,当你们成为了朋友,你学会了和它沟通,那你就可以和它之间更加亲密,可以在两人之间设计一些说好了的暗语,你只要说暗号,它就能明白知道你需要它干啥,你们之间的默契将为你们的合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要学习怎么和一个朋友沟通,就直接和它见面吧!我相信实践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那我们就先在电脑里把Python给请出来,我们用见面第一句来和它打声招呼吧!
        板书:Print(“hello!nice to meet you!Python!”)
        看看它给你说了啥?哦?在重复你说话呢!但是没有Print(“  ”)这个部分,是吧?你们思考一下,谁来告诉我这部分是干嘛用的?
        生:是命令Python用的
        师:对啦!没错!那么我们接下来打开《第一次和Python聊天该聊些啥?》同学们按照分组和Python聊聊天吧!在聊天过程中你们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总结一下,报备给组长,待会儿由组长总结发言!
        此处的《第一次和Python聊天该聊些啥?》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文件夹,里面包括导学案、教学重难点的微课视频及PPT。本主题课程分为三个课时,在每份导学案中都精挑细选了几个编程任务,囊括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尝试抄写运行,在运行中经过一次次的失败,通过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并总结。我相信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明白Python编程语法规则的意义。
        最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时,和学生一起把Python的语法规则整理出来,让学生填入导学案中进行总结。围绕着《探索Python世界里的规则》这个主题,我们可以吸引着学生完成用传统教法教起来索然无味的知识点的学习。
        《探索Python世界里的规则》这节主题式教学课程分为《第一次和Python聊天该聊些啥?(程序的格式框架、注释、命名与保留字、字符串)》《第二次和Python聊天该聊些啥?(赋值语句、分支语句、循环语句)》《第三次和Python聊天该聊些啥?(函数定义及调用)》三课时。在最后的拓展提升环节,为学生安排了一段较完整的代码《温度转换小帮手》,让学生能运用本主题课程中学到的基本语法规则对代码进行调试运行,在实现代码功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探索其他转换功能小程序的创作。
        在把主题式教学带入到Python教学中后,编程课程的学习氛围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进入教学主题后,可以明显的看到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并有条理,没有因为知识点的枯燥而退缩,而正由于想要与Python交朋友,很认真的关注语法的学习,通过学习成果展示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主动学习、乐于分享,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再限于某一个知识点的使用,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基于计算思维,用准确且简洁的语句对IPO方法的灵活运用。在Python的主题式学习中,大多数学生表示为自己能够完成一个主题内容的学习而感到很有成就感,认为以主题设计来驱动自己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点是一段很有趣的“学习旅程”。
        三、结语
        主题式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兴趣。而对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也应该是建立一种易于理解、提升兴趣的教学形式。在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中运用主题式教学最有可能保护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热情,能够为进一步加深程序设计理解和运用奠定更好的学习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