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文
六枝特新华镇鼠场小学
摘要:在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很多教师认为他们的任务仅仅是传授知识,不重视自身师德的培养,这样会给小学教育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仅仅是填鸭式的教育。二是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在小学生面前表现出一些坏的习惯等等,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观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师德;学生成长;影响
引言
德育位于教育之首,在学生学习成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位具有着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对小学生德育发展是举足轻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存在着不良风气,有些不良风气也进入了小学校园,影响了教师的视野。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校园,在这个具有一定特殊的时期,教师要注意自身的道德素养问题。
一、小学师德建设的概念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后方可参与教学工作。关于师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一般来讲,广义的师德指教师的一切个人道德,而狭义的师德指教师及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建设是指不同主体,例如政府、学校和教师,他们各自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修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二、师德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品德课时,需要教育他们爱父母、爱故乡、爱学校、爱祖国。教师只有在课堂上给学生渗透这些思想,学生才能学会感恩父母的言语之恩,热爱故乡的净土,珍惜在学校受教育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爱国之情。通过探究发现,小学生开始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在给学生渗透了这些思想后,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不仅仅是只会想到玩游戏、学习,他们的心智会在教师的思想的灌输下慢慢成熟。
三、小学教师师德对小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
在新教师入职前都会有新教师培训,在对教师的品德素养的培养上则支言片语带过,小学教师入职培训也不例外。老师在上课和平时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自身品德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造成影响,老师是学生的榜样。不少学校的教师,在学校公共场合抽烟,大声喧哗,这些不良的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刚刚接触学校、接触社会,其对外界一切都比较陌生敏感,一旦教师的错误行为在课堂和学校中发生就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小学生良好德育的形成。
(二)、影响学生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有可能得到提升。而小学学习阶段的学习学习态度会大概率受到授课教师的影响,因为部分学习会刻意的去模仿教师的思维和习惯,一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显现散漫的态度,这不仅仅对课堂的教学氛围产生严重的影响,还会让学生去模仿教师的散漫态度,让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出现散漫无趣的心理影响。
(三)、对小学生道德信仰的影响
道德信仰是指引小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规范的航标。
小学生唯有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才能够引领其承担社会主义道德责任、履行社会主义道德义务,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体育老师在小学生道德意志树立方面有着正面效应,能坚定小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四、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方案
(一)、完善课堂管理机制
对于已经踏入教师队伍的教师来说,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还应该完善课堂管理机制,加强学校课堂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建设,从各个方面来监督和制约教师的行为,以保证教师的个人素养在教师师德的规范之内,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同时促进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教师队伍建设中更加注重师德的培养
对即将踏入教师队伍的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个人素养和人格的考核,对于考核不过关的教师应该延迟其进入教师队伍的时间,对其进行师德的培养教育直至合格为止;对待已经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应该每年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师德考核或者进行集中的师德教育培训,对于考核不过关的教师也应该暂停其教育工作进行师德培养直至考核合格为止;而对待那些出现过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应该视情况的严重性进行罚款、停职、取消终身教师资格、监禁等处罚,以警示教师队伍的其他教师严格遵循师德师风。
(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师德的形成需要经历过漫长的时期,在师德的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形成氛围,只要拥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氛围,教师的思想品德才有形成的土壤。所以,在小学教学开展中,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人文环境氛围,把其作为我们校园文化的重点建设部分,把爱岗敬业、和谐友善、团结奋进的思维品质融合到校园人文环境氛围中,并作为校园人文环境发展提倡的重点。
(四)、以德施教
以德施教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的最终目的。现阶段小学教师以德施教就是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教书”,即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书”、“育人”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分开。“言传”,指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指以行动示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师德作为现在师范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论作为师范生的重要课程,其任务不仅仅是教育师范生如何正确地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更应该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对师范生师德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论应该联合其他课程一起进行师德培养,最终使得师范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最终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晓须.浅谈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师德建设[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19,14(Z2):50-53.
[2]祁湘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204-205.
[3]赵荣丽.谈小学教学中教师师德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才智,2018(04):104.
[4]蔡辰梅.中小学教师的偏差性师德认知及其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83-88.
[5]邓镇毅.加强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51):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