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廖水珍
[导读] 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学生家长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出现大量留守儿童。
        廖水珍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燕塘镇合群完小
        摘要: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学生家长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出现大量留守儿童。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相对特殊所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做好分级管理以外,还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的干预引导,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本文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展开探讨,帮助小学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希望可有效促使学生在健康稳定的心理环境下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随着素质化教育在当前教学工作中不断被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小学班主任更加应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机会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所以,班主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育活动。
一、农村地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地区小学班主任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展开针对性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首先,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形成相关,但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普遍相对落后,许多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因此,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生跟随老一辈成长,老年人在儿童的思想教育上相对落后,因此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失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1】。大部分班主任教师无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农村地区班主任教师大部分来自于城市,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其思想认知与农村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无法真正与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这就导致班主任教师无法有效察觉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二、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站在学生角度提高对于学生的认知与了解
        教师想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干涉,则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高对学生的认知与了解,关注学生在成长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首先农村地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自尊心正在逐渐形成,所以小学生很难真正将个人的内心展示给教师,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教育具有缺陷的学生来说。与此同时,留守儿童也是农村小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留守儿童缺乏直系亲人的照顾,往往会出现自闭自卑等心理状态【2】。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详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家庭结构在日常生活中足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从而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干涉和辅导,才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村地区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有一定的优势,学生的居住相对密集,有利于教师到每一名学生家中去走访,更多的了解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教师无法利用1~2节课程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所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必须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在《不懂就要问》的教学中,其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孙先生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也能够养成不断探究,勇于提问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也需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有耐心的为学生讲解学生所发现的问题,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传递给学生,从而逐渐促使学生放下对于教师的偏见和疏远,让学生可以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真正向教师敞开心扉。
        (三)在班级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教师为了加强教学,提高学生活跃度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教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融入到班级活动中,全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3】。例如,教师可经常组织班级比赛,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到班级活动中,以此来减少班级内部的矛盾,能够加强班级的协调统一性,让整个班级都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在一些特殊的纪念日时教师可组织班级活动。如918时教师可组织爱国教育活动,在班级中为学生播放爱国影片,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针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教师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要寻找到后进生自身上的闪光点,能够逐步在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与其他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改变后进生的综合学习态度。同时,避免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说教活动,采用和蔼可亲的方式,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人格,保护学生自尊心。引导学生主动沟通与交流。
结语:在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加以干涉,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定和.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9(29):12-13.
[2]白守英. 中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3]王端祥,许大林.中职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6(2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