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袁桂莲
[导读] 在我国教学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袁桂莲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    256600
        摘要:在我国教学水平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引入人文思想,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一定限制,需要教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人文思想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关键词:人文思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应用价值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人文思想,对学生的学习规律予以充分尊重,可以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精神得到切实提升,强化学生对精神世界的认知。在教学中强调思想道德的规范性,以提升法治学习质量为目标,充分展现思想道德规范的人文价值。需要教师将人文思想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人文思想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对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能力的培养。针对初中生而言,全面发展就是要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因此,通过人文思想的融入可以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需求,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建设精神文明社会
        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能忽略精神文明建设。而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人文教学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构建精神文明社会[1]。
二、人文思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在教学准备时融入人文思想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借助课堂参与学习、社会实践和互动探究等形式,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切实强化,便于学生将知识内化,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需要教师建立对于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明确认识,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其进行细化,在关注学生兴趣方向及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2]。


        以“维护公平正义”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公平正义的内涵,体会公平正义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平培养学生正直的思想和品德,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贪心和邪念,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在备课时为学生准备一些经典的名人名言、寓言故事或者名人轶事等,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可以让学生建立对于章节内容的深入体会。同时,教师可以适当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养成公平、正直的美好品德,让学生得以健康成长。
(二)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
        为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提高对于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关注。通过开展精神教育,让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切实提升。需要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对学生予以充分理解和尊重,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以提升其课堂学习体验[3]。
        以“多彩的职业”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理想职业进行讨论,以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借鉴,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记者和受访者的角色,“请问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呢?你为你的理想付诸了哪些努力?”……通过此类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职业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同时,在交流和讨论中提升学生的友谊质量,让学生建立对于未来职业规划的清晰认知,充分展现了人文关怀的价值。
(三)在课程结束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不能将教学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人文思想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渗透,将人文思想融入趣味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知道人类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清晰认知,学会顺应自然规律,为学生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结束语:将人文思想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在提升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得到切实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发展其道德素养。基于此,需要教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元素,将人文思想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以提升学生思想和实践的统一性,让人文思想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彰显。
参考文献:
[1]汪友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50):111-112.
[2]刘庭华.人文素养渗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路径[J].中外交流,2019,26(51):204-205.
[3]张间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13):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