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互通共联 游戏空间互融共享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茹燕
[导读] 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茹燕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幼儿园  213000  
        
        【内容提要】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给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带来了无穷的生机。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主要活动形式,在现代模式多重融合的背景下,我们积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力求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穿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游戏  互通互融
        
        【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将其运用于幼儿园各项活动中,能够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使幼儿游戏更加形象、生动、具体,更能让老师的教育过程变得灵活机动。我园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幼儿自主游戏,开启一段属于孩子们的快乐游戏之旅。  
        在前期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围绕信息互动、空间互融、家园互动……等方面进行尝试探索。
        
        一、信息互通,丰富游戏内容
        信息技术融入游戏活动。幼儿可以通过网页搜索、观看视频、使用APP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满足自己的探索需求,让游戏方式更加自主,游戏内容变得异彩纷呈。
        1.激活游戏,满足幼儿需求
        幼儿通过登录相关主题网站资源库,自由的搜寻各种资料,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使游戏内容更具开阔感和纵深感。宽松自由的空间中,孩子们与素材、同伴互动,感受探究、表现、创造的快乐。我们根据主题建立资源包,供幼儿选择:例如“我是健康好宝宝”的主题活动中,我们搜集自我保护、健康小卫士、宝宝好习惯等app让幼儿在游戏中丰富健康卫生小知识,宽松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在与素材的互动中畅享游戏的乐趣,丰富活动经验,在轻松自主的游戏中感受、探究、表现。
        2.拓展游戏,激发幼儿探索
        在区域游戏中,我们除了提供形象直观、富有趣味、适宜幼儿的APP软件,供幼儿随意点击,自由选择。还可以在美工小巧手、科学小实验、生活小能手等区域提供二维码,通过扫二维码获取直观的过程提示,幼儿可以独立制作美工小作品、尝试有趣的小实验,以视频提示取代抽象繁复的语言表述,活动更加自主。
        3.分享游戏,提升幼儿经验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摄像机及时捕捉游戏瞬间,使游戏分享更直观。游戏结束后,我们还可以以投屏的方式展示幼儿的作品,同享精彩,提升价值。幼儿在相互观察、讨论中,获得有效游戏经验,进一步提升游戏水平。
        
        二、空间互融,挖掘游戏价值
    在各类专用室活动、室内外区域活动中,我们通过各类平台的网络连线,打
破空间界限,实现游戏自主共享。
        1. “微视频”——?促进经验共建
    信息技术能突破时空和距离的局限,让孩子积累到更多的生活经验。比如小班的娃娃家游戏,我们可以利用摄像的方式把生活中家长在家里的言行举止录下来,通过观看生活短视频,孩子们就会进行模仿,如何喂娃娃,哄宝宝睡觉等,游戏变得有声有色。网络技术让幼儿突破了时空和距离的局限,积累到更多的生活经验。


        2. “游戏圈”——助力资源共享
    建立“游戏圈”,力求让不同区域的幼儿实现游戏共享。户外建构游戏的孩子可以“隔空呼叫”室内建构区的孩子,为他们输送所需材料;需要花束的孩子可以“网络连线”美美花店,订购鲜花;表演区的孩子可以通过发送微信邀请函给其他孩子,参与现场观看……不同区域、班级、年级的游戏实现共享。
    3. “巧连线”——构筑多方互动
???   连线互动,聚焦游戏经验的积累与分享。让QQ、微信的视频功能成为日常游戏必不可少的工具,创新性的使用视频电话这一功能为游戏活动增添一抹新意。配合主题活动我们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现场连线警察叔叔讲安全、跟着妈妈去结账、医生阿姨说健康……孩子们在形象、直观的游戏活动中获得发展。
        
        三、家园互通,拓展游戏经验
    运用QQ、微信、掌通等信息平台,创设一个动态游戏环境,激发幼儿与教师、家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的线上交流,实现家园互通,助力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1.分享花絮,共享游戏经验
    游戏时间我们可以开通“游戏直播间”,让家长实时点击参与活动;也可以拍摄、收集游戏中个性化的作品或精彩的片段,以图片、视频的方式放在班级平台,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例如:在直播间,幼儿可以自己做小主播,介绍最喜欢的手指游戏,不同区域的小伙伴们可以实时尝试模仿,一起互动;还可以分享自己最得意的美工小制作,让同伴和家长实时点击参与评价。直播结束后,也可以收集活动中个性化的作品或精彩的片段,以图片、视频的方式放在班级平台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投票、点赞赠爱心等互动式等评价,实现家园互动。
     2.追随过程,助力游戏创生
    根据幼儿兴趣和主题推进推荐适合的亲子游戏;开辟“亲子游乐园”,可以在线发布亲子游戏任务,幼儿和家长打卡参与游戏活动,如:ipad小游戏互动、亲子共读、我说你猜、我是小小糕点师等活动,大家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分享给老师、同伴,相互欣赏,获取灵感。还可以拍摄视频或者实况转播的方式上传到班级群,丰富班级游戏资源库,让家长和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借鉴他人的经验,在多方位互动交流中拓展幼儿游戏经验,在共同经历中拓展游戏的经验,在进一步提升亲子情感的交流的同时,助力生成新的游戏。
    3.反馈评价,提升游戏价值
   家园双方共同为孩子建立“电子成长册”, 重点关注游戏时光,记录在园在家的游戏情况,利用各种平台双向分享,并进行投票、点赞、赠爱心等互动评价,在多方位交流中提升幼儿游戏经验,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提升幼儿的游戏价值在追随跟进中让自主游戏更加适宜幼儿个性发展。
    4.温情互动,升华游戏内涵
        在寒假疫情期间,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特别开辟“共抗疫情,暖暖温情”通道,通过掌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各个系列的主题活动,追随幼儿宅家抗疫的全过程,实时互动。例如:在QQ相册设立“抗疫有温度”栏目,家长和孩子们每天可以上传自己的健康信息;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分享“抗疫小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各种抗击疫情的卫生小知识,健康小窍门;在掌通平台发布“抗疫小能手”活动,展示交流自己在家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育锻炼、亲子游戏的小视频;我们选择不同的能力的孩子,在线实时分享:趣味手指游戏、室内亲子活动、科学小实验、美工小制作……等内容,活泼生动的画面,面对面的交流,孩子们身临其境,活动因此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针对性,疫情挡不住孩子们成长的脚步,幼儿与老师沟通越来越多,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情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这个特殊的假期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媒介,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也使家长们拥有了难得的亲子时光。
        
        课程游戏化为幼儿园建构了多元、精彩的游戏模式,而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诱发、支撑幼儿的游戏行为,能使游戏更生动自主、更受欢迎,更有价值。与此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游戏模式,当幼儿游戏遇到信息技术,也就能焕发出更加多彩的活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