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影
(辽宁省大连市南金实验学校 辽宁大连 116100 )
摘要:“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俯瞰整个森林,看到的当然是一片郁郁葱葱,但却忽视了每棵树的成长状况,很多时候一棵小树生病了萎靡了凋落了却全然不知,我们必须要把目光转移到每棵树上,这是当务之急。”这位校长告诫老师的话我始终铭记于心,但是一线班主任的经验告诉我,只有教师关注这棵树是不远远不够的,家长的榜样和引领着实重要。
关键词:榜样 引领 爱心 耐心
都说桃李不言,下自成溪,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想要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实属不易,尤其是老师和家长的榜样引导作用,真的总是能那么恰到好处么?
这一幕让我震惊。
在一个平常的早上,我数好上交的语文卷子,发现份数不够,于是便问谁没交,没有人承认(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我便让所有同学起立,点一个人名坐下一个。最终发现有三名女生没交,询问之后,其中一个直接告诉我没写,本以为能糊弄过关。思源说刚交上,刘冰说已经交了,于是我让她来找,她发现写着思源名字的卷子是她的,两个人都坚持说是自己的,局面僵持了5分钟左右。有个机灵的孩子说,让她俩都说说小作文内容,谁能说出来就是谁的,照做后发现思源说不上来,于是我问她是不是撒谎,她坚决不承认,说没法解释这种现象但是就是她的。此时刘冰大哭说她骗人,我也被这个孩子的见了棺材还不掉泪惊住了,没想到那么抵赖。后来我在她书包袋子里找到了被撕下的卷子角,里面还有刘冰的名字,就在“人赃俱获”之时我让她解释,她仍然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犟着“我写了”。此时我已经大怒,心想这要是我家孩子非好好教育一顿不可。我忍住怒火找母亲过来,母亲来了后孩子依然谎话连篇,我一边拆穿她的谎言,她一边立刻想出新的谎话骗我们。她撒谎时是那样的真诚,那样的斩钉截铁,差点就相信她了,这让本已经平静下来的内心又有些愤怒,她妈妈更是破口大嚷起来,但孩子仍旧是不承认,两个小时过后终于承认了一部分。
孩子的妈妈和我说,孩子之所以这样,和他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其实我内心深处非常赞同此话,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为何现在变成一个谎话连篇且张口就来,心理素质极好的一个人呢。妈妈哭着和我说,她和孩子父亲教育理念不同,她一教育孩子,爸爸就拦着拉着。我当时就明白了,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效果的,于是让爸爸下午来一趟,准备和他谈谈。
下午爸爸来了,他是一个单薄的仁慈的父亲,通过谈话了解到,爸爸的确在妈妈教育孩子时拦着,那是因为妈妈张口就骂伸手就打,而且打得太重他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可以感受到两个家长教育理念之冲突有多强烈,这样的两个人必然也争吵不断,果不其然。后来爸爸又叫来了妈妈,因为我实在不能听一面之词来判定谁对谁错,在双方的陈词下我明白了,爸爸属于愿意言辞说教,不赞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型,而母亲忍受不了这个孩子身上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此外妈妈自身脾气暴躁、不能自我克制、沾火就着,所以时常有些言语上和身体上的家庭暴力,更悚人听闻的是妈妈竟然报过警让警察把孩子领走,亦或是大半夜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外面。就是在妈妈这样的暴力方式教育,才使得孩子学会撒谎,且撒谎的技术已到了娴熟的程度,以免挨骂挨打。妈妈的举动真的是令人震惊,令人汗颜!仔细想一想,哪个孩子不犯错!要不然怎么能叫孩子呢,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就想泄愤泻火逞一时之快吗?还是确实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通过这件事也让我反思自己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方法到底运用的是否正确,目的是否达到。
在经过一个下午的调节后,我们最终针对现状达成一致,母亲只负责孩子的起居生活,尽可能地多给与关爱和鼓励,再也不许违背正确育人的原则,不再打骂孩子。学习由父亲照看,紧密配合老师,再有一次不写完作业,爸爸也需要为此负责。最后又把孩子叫过来,告诉她今天撒谎后果的严重性,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着我们的面悔改保证。更令人震惊的是温柔的父亲突然哭了,哭的特别伤心;凶巴巴的妈妈也哭了,哭的特别痛苦;倔强的孩子也哭了,哭的特别懊悔;我也哭了,是因为他们的哭声令人心碎......
夜深人静之时回忆白天发生的事,不仅感慨,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的家庭,那么面对天生性格就有缺陷或者非常个性的孩子时家长到底怎样教育呢?怎样才算正确呢?教育真的是一个难题。再次反思我针对这件事的处置方法,感觉这么处理也欠妥当,也许当时就不应该当众拆穿,应该先搁置,让两个人自己去解决卷子的归属问题,也许在众目睽睽之下思源才不愿意承认的呢......
还有一个难题起初着实让我手足无措。俊兆是一个长相俊俏彬彬有礼的孩子,确实,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渐渐地我发现我错了,开学第一个月,有孩子和我说他总喜欢贴在别人身上,还动手动脚。起初我并没有当回事,因为总觉得那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毕竟他总是那样懂礼貌啊,可是他暴露的问题渐渐多了,不听课,好动,不认真做操,爱说话,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于是我找他谈话,把这些事一一讲给他并询问他为什么,他起初不承认,总说没有做这些事,后来在铁证面前也不得不承认。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认错态度极好,再三强调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看他的态度我当然选择想相信了。好景不长,有一次几乎是全班同学向我告状,说他总是手欠,总爱在厕所打闹,爱招惹别人(多次和人发生冲突),谁也不愿意和他同桌,甚至很多孩子和我说全班同学都讨厌他。此时我知道问题有些严重了,一是怕班级不和谐,但最怕的是郝俊兆会因此被孤立,这样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的。
于是我把他的妈妈叫来学校沟通,他妈妈真得算得上是气质型美女,怎么也不像能教育出这样的孩子啊。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她是单亲家庭,自己照顾孩子很不容易。说到这里我大概就理解孩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不健全、偏激都是很正常的,况且她妈妈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总是追求完美。所以孩子整体上应该不能有太大问题,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才容易动手。最终和妈妈达成协议,再次教育劝导孩子。但我还是给了一个建议,就是希望能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虽然他妈妈说的轻描淡写,说了很多导致孩子行为的原因,但我得直觉告诉我,他一定有心理问题,只是或轻或重而已。
再次教育后他有一些进步,且认错态度依旧良好。可是好景不长且变本加厉,他在我出差的几天中因为一件小事和一个学习好品德好的孩子发生冲突,事情是这样的:周一那天午饭时,叶彦辰不小心把菜汤撒在了郝俊兆的衣服上,并且没有道歉,于是郝俊兆便让他等着晚上放学。放学后他没有值日提前出来堵着叶彦辰并打了他。第二天地理课又找矛盾打了他,好像还有第三次。彦辰的妈妈找到了校长,校长在我回来的第一时间和我沟通,此时我才真的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很严重,让他看心理医生是正确的。这个孩子一方面彬彬有礼,一方面又极度偏激,有暴力倾向,简直就是两种极端,于是再一次把家长请到学校。家长这次解说了更多,大部分是家长自己的问题。家长要求很高,做事情比较极端,总是追求完美,有一点不合妈妈要求,她便大嚷大叫,而且每当妈妈看孩子顺眼时,又亲又抱,但当孩子犯一点点错误时,便恶言恶语,拳脚相加,总是把对爸爸的怨恨转移到孩子身上。长期以往,在这种强压下孩子内心十分扭曲,且必须要找到释放的出口,于是孩子开始有一些在我们看来特别异常的行为,如爱打扮成女生,亲吻男生,面部抽搐,多动等等。在经过反复琢磨后,我和妈妈订立了一下教育条约:1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不许用武力教育孩子。2学会控制情绪,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并克制自己不要把负面情绪在孩子面前发泄。3多给孩子鼓励的话语。4如果孩子出现偏激、易怒的情况,家长要尽量转移话题暂且冷处理,等孩子情绪平静时再进行细致耐心地教育。我想虽然这是长时间积累下的毛病,一时难以改变,但老师和家长都已经了解病根所在,只要二者形成教育合力,长期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相信孩子一定会逐渐进入佳境的!教育着实有着长期性、反复性,但我相信,爱心和耐心是攻克一切难题得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