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砖井镇中学 陕西 榆林 718606)
【摘要】:伴随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因此学习法治知识和增强法治思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学法、懂法、用法才能辩证是非、依法办事,而不是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思政课 培养 法治思维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尤其强调“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法治体系必须随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切实加强当代学生的法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法治思维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法治建设创造高质量预备队和生力军。?
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治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从教育青少年入手,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思维。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持续推行依法治国方略需要提供人才保障和动力支持,因此要加强初中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如何在初中思政课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法治素质?
在政治思想上,教师本人应当信仰法治,只有教师在发自内心的信仰法治之后,才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以弘扬法治精神。教师从来在学生心目中都具有相当的权威,特别是当学生认可教师自身的人格后,教师更是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他的所说所做更加具有说服力。教师如能够通过真诚的语言、光明磊落的行为表现出对法治的执着追求和真心信仰,则他的情绪态度会最大程度地感染学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他的观点,从而使法治思维得以传递与培养了。?
?
二、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思维要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初中思政课的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法治知识,进而培养法治思维的主要途径。教师应注意把法治思维的培养有机融会到课堂知识的传授中去,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头脑里牢固树立“法”的观念,将来才能以一个具有良好的法治思维的公民身份走向社会。法治知识本身较为枯燥,甚至对于中学生来讲晦涩难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和水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可以用生活中人人知道的案例与书本的法治条例相结合,播放法治录像,课前的法治案例演讲,或者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等。同时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报纸和,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如中央电视台的社会与法频道,《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尽量多地搜集与法治条例相通的法治案例和时政大事,切实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
三、加强教学组织技术的运用?
法治思维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具备法治知识,学法、知法、守法而后才能爱法。教师教学中应当合理运用教学组织技术,提高学生学法的兴趣和知守法的热情。
(1)合理激发学生学法的动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有了积极的动机,就可以形成学习法学知识的自觉性,增强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则不能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法学知识的自觉性。
(2)积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让学生接受法学知识,必须设法引起他们对法学知识的关注。教师吸引广大学生注意力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应当善于把法学知识转换成生动具体的社会生活画面,善于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抽出法治问题。例如,利用法治宣传的纪录片进行法学知识的讲解往往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努力提高保持的效果。保持所学的知识,才能使文明得以进步,人类得以延缓。要记住抽象的法学知识更需要与遗忘作斗争,需要提高保持效果。
?
四、培养初中学生的法治思维要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形成孩子良好个性,遵纪守法观念和习惯的重要因素。法治教育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中学生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要求父母及家庭成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治素质和法治思维,在日常生活中,必须以正确的行为和言语使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不让学生打电脑游戏,不长时间地看电视或者上网 QQ 聊天。引导子女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学习或者体育活动中去。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法治思维,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子女的隐私权,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使家庭在树立孩子们的法治观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把中学生培养成合格公民,使中学生能够在法治思维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五、采用活动深化法,在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法治思维?
学习切忌死记硬背,寓法治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就会让政治课堂“活”起来,诸如:模拟选举人民代表、模拟法庭、讨论“青少年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编法治小报展评、“我与规范”知识竞赛等,都曾经出现在政治课堂中。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能力提高了,法治思维也增强了。比如辩论课“道德与法治哪个更重要”之前,我先让同学们观看有关辩论的电视录相,然后再让他们推荐辩手、主持人、计时员、评审员,各人做好精心准备,其他同学也不闲着,有人要布置场地,美化黑板,所有的人要做好被主持人点名谈看法的准备。这场辩论活动人人投入,个个紧张,准备的过程即研究探索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即认识深化的过程。?
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氛围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法治常识,同学们的是非观念日益明确,法治思维逐步增强,不但加强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认识到法治所禁止的,坚决不做;法治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治所鼓励的,积极去做。他们常常运用学过的法治知识,从法的角度去剖析、评论某件事,并且能自觉地运用法治武器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初步训练,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思维,使学生能主动地将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法治联系起来,并设法运用法治知识去解决问题,让法治思维与环保思维、国防思维等一样在学生的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形成良好的法治教育大环境,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治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初中“思想品德”课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J]. 许名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2]思政课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策略[J]. 白莉. 中学教学参考. 2013(18)
[3]浅谈初中思政课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J]. 赵小娟. 才智. 2012(09)
[4]论中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D]. 施佳友.西南大学 2008
[5]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D]. 王少滨.东北师范大学 2008
[6]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法治思维的渗透[J]. 吴爱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23)
[7]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法治思维的渗透[J]. 郑长秀. 好家长,2016,(38).
[8]研究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J]. 王邦照.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4
[9]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思维的策略[J]. 黄兴燕. 学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