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忍冬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
摘要:艺术社团是高中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艺术社团活动,同样是改善学生生活环境,提升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培养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参与艺术社团活动,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等都能得到显著提升。长此以往,普通高中校园也能够逐渐形成具有高品位的艺术氛围。本文针对普通艺术社团活动的美育功能进行了实践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普通高中;艺术社团活动;美育功能
引言:
当下,教育部发布关于普通高中开展艺术教育的决策,引发了教育工作者对于普通高中开展艺术社团活动的关注。当下我国普通高校大多都积极开展艺术活动,以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提升学生审美与综合素质能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而针对艺术活动可承担的美育功能,对于普通高校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必要。
一、发展艺术社团在普通高中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艺术教育活动在美育当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普通高校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需要维持智育、德育与美育之间的平衡[1]。而定期组织与开展艺术社团活动,是普通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载体与基础,能够对高中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发展艺术社团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美学学习平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通过参与艺术社团活动,在情感的表达上能够更为游刃有余,对于美的认知也能够逐渐从心灵出发,从感性出发。集体的艺术活动,让班级环境也能够更为和谐,让学生之间增强对彼此的了解,增进班级团结[2]。
艺术社团的发展,度低于坚定文化自信,也同样有重要价值。艺术社团活动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职能。能够让高中学生从内心认同中华文化[3]。而推动文化自信建设,进行文化发展,同样是素质教学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二、发展艺术社团活动功能浅析
(一)促进班级团结
班级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进行统一管理的组织单元。相处、竞争以及团结都是班集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4]。而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在竞争中强化班级凝聚力,进而显著促进班级团结,如“一二九”合唱比赛的开办,就能够促进班级内部的和谐,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与传承革命精神。
(二)促进实践教育
艺术社团,归根到底还是由学生所主导。学生是其中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艺术社团的建立,学生能够有施展才华的平台,也能够缓解其在传统智育教学课程学习当中的疲惫。系统化的艺术社团开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让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艺术社团的构建是一种可以被推广的重要“美育”方式。
(三)丰富教育环境
普通高中学生的培养,应该从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来进行,不能完全的偏重智育,而忽略德育与美育在学生教学当中的作用。作为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基础的艺术审美素养。而一些艺术类考生也能在学校内获得身份认同感。校园的多样性,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课程的多样性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上,也应该在教学文化环境的多样性得以体现,而体育、艺术、音乐等都应该作为学生综合教育的重要课程,予以推广。
三、普通高中艺术社团活动美育功能的实践现状问题
(一)艺术社团系统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当下,普通院校的教学重点仍然以传统学科为主,活动设计上也主要与传统学科相适配,这促使艺术社团等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特性的活动形式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而当下的教育环境,又促使普通高校进一步减少艺术类活动的应用时间,使得艺术社团无法形成完善的、能够被推广的系统,进而无法保证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二)重视程度不足
在一些普通高中院校,教师不重视艺术类活动的举办,而仅仅关注传统理论学科。将学生智育培养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进而忽略了学生特性培养,也使得高中艺术社团的美育功能无法被最大化放大,造成了“艺术活动无用论”充斥普通高中教学之中,让一些严重偏离中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观点占据了时代主流,促使教育文化愈来愈背离全面综合素质培养的初衷。
四、普通高中艺术社团活动美育功能实现途径研究
(一)增加艺术活动投入力度,完善艺术社团建设体系
学校应该重视艺术社团及活动的建设,并且基于现有的艺术活动建设经验,完善艺术社团体系建设。为了避免管理难以及资金与时间不足等问题,学校应该加大对于艺术社团的扶持力度,并且为其建设留出相对充足的建设时间,如开设专门的课余活动时间,亦或者积极举办艺术类活动等,以期能够从丰富校园艺术环境入手,来进行美育教育。此外,作为艺术社团,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制定明确的管理层调任计划,在保证学生管理充分自主性的情况下,又建立起完善的规则,来保证学生自主性的充分落实。
(二)实现“一体两支点”,重视美育教学
在普通高中教学中,应该将艺术类活动与传统教学活动均作为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支点,即“一体教学,两个支点”。积极主动地提升艺术社团活动在普通高中教学当中的存在价值与意义。首先是将艺术社团的活动与艺术类课程相结合,让艺术社团课程化,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样也能够让学生真正切实了解到艺术社团活动与自身成长教育的关系,为美育提供前提与基础。在与课程相融的情况下,艺术类课程以及艺术社团又应该保证相对的独立性,不能让艺术类课程完全取代艺术社团在学生美育当中发挥的重要价值与作用。针对艺术社团活动建设,应该保证其内核不便,而不断革新形式,来促进美育功能进一步的提升。
五、结束语
普通高中艺术社团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对于高中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来说,艺术社团活动也有存在的必要性与价值。艺术社团系统的不断建成,能够助推学校艺术文化建设发展,也能够让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本文从艺术社团活动的美育功能入手,探究了艺术社团发展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美育功能实现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金科.以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美术院校美育工作的实践研究[J].艺术教育,2019,000(011):P.279-280.
[2]陈丹丹,史晓丹,刘梦雅.互联网时代电影美育功能思考——以高校电影公选课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009(017):47.
[3]周婉,李俊松,张彤,等.与高校专业课程融合的美育实践探索[J].中医教育,2018,037(001):28-31.
[4]唐小洁,邓婉玉,赵璇.综合类高校美育工作创新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艺术实践校园行"活动为例[J].大众文艺,2020,000(00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