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殊职业教育,促进特殊学生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伍桂琼
[导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伍桂琼   
        清远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确保残疾人与健全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全社会都要关心特殊职业教育的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特殊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平等就业,享有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特殊学生;特殊教育;发展
        1特殊职业教育对特殊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特殊职业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显著提升了特殊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未来我国特殊职业教育可从强化立法保障、完善教育体系、加大经费投入、优化资源共享、加强师资培养、健全就业保障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特殊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让特殊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平等就业,享有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2特殊职业教育对特殊学生未来发展的方法
        2.1加强完善特殊职业教育
        特殊职业教育是帮助残疾人习得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走向社会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初、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特殊职业教育体系,由普通职业教育机构和特殊职业教育机构两个部分构成,并且以普通职业教育为主体。《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要求普高和中职院校积极招收残疾学生,扩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近年来,全国各地特殊教育学校中大部分举办了高中部,特殊职业教育发展初具规模,但特殊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各阶段职业教育各自为政,残疾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或特教学校高中部由县教育局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由设区市或省教育部门管理,各层级特殊职业教育之间缺乏统筹与沟通,也缺乏政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另外,目前我国特殊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全面的是听障、视障和肢体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智障学生以及其他障碍学生的职业教育尚有待加快发展。办好特殊职业教育,需要继续加强特殊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努力将残疾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起来;发展残疾学生的高、中等职业教育,鼓励现有的应用型大学积极招收残疾学生,与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进行对接,鼓励特殊职业教育走融合发展的路子;重视智障学生职业教育,构建智障学生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2.2强化保障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法制
        特殊职业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强调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到2020年基本建成我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特殊职业教育,有利于更好满足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提升残疾人受教育的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有利于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全面发展,更好融入社会,平等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近年来国家还密集出台了《残疾人教育条例》《职业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文件,较为全面地规定了残疾人应享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权益。

但国家层面的立法还不能完全满足特殊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且指导性政策法规多而操作性层面的内容不足。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特殊教育发展要求,满足特殊学生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办好特殊职业教育,下一步国家还需要出台特殊职业教育的专门法律,各级政府相应地出台本地实施方案,通过完善立法来保证残疾人平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在法律规定中,需要明确国家、社会、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学校在特殊职业教育中的任务与职责,强调政府承担发展特殊职业教育的主导责任,并在年度工作中进行督导。
        2.3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
        一是,引进生产一线优秀员工或专家。根据专业课程设置,聘请一线经验丰富的专家进入课堂,或者带领学生到生产一线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实践。
        二是,要从职前和职后两个方面进行培养。职前阶段,鼓励特殊教育专业培养具备一技之长的特殊教育教师;还鼓励其他学科、其他专业开设相应的特殊教育课程或者实施特殊教育硕士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特殊职业教育人才。职后阶段,在岗的特殊职业教育教师必须具备在一线生产岗位工作6个月的经历,取得相应的职业教育经验或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开展继续教育,要求特殊职业教育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身修养。
        2.4保障健全就业的体系
         一是,实施“互联网+”职业培训。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残疾人集中式就业比例下降,按比例就业和自主灵活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主就业人数增长最快。为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需要利用“互联网+”职业培训方式,建立就业保障体系:政府要积极建设残疾人就业信息服务和培训服务的网络服务平台,及时了解残疾人就业情况;同时建设残疾人职业培训的网络资源库,让残疾人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职业技能学习。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从学校到企业的桥梁,让合作企业能够参与特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施“学徒+学校”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经费上,以项目的形式支持企业承担特殊职业教育工作,这样有利于按照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兴趣来实施教学,更好地提高特殊学生职业素养水平,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提高特殊学生就业质量。
        结束语
        综上述,办好特殊职业教育,是“办好特殊教育”的重要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职业教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面向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并落实残疾人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有效缓解了由于我国特殊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带来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办学水平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为每一个残疾人提供了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平等就业、享有平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加快了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
        参考文献
[1]论发展中国家成人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及趋势[J].殷晓峰.??职教通讯.?2019(04)
[2]分析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职业教育支持研究[J].甘昭良.??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