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王芳
[导读] 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安于现状
        王芳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前川第五小学  430300
        序言: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安于现状,甘于平庸;我允许你不出色,但不允许你自我放弃,虚度光阴;我允许你犯错,但绝不允许你一错再错,迷途而不知返······因为,诚实、善良、上进、宽容、感恩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准则。
关键词:陪伴 鼓励 鞭策
        爱孩子几乎是每个父母的本能。怎么爱,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托尔斯泰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关键是如何教育。”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教育,是深入灵魂的事,是精神上的扎根和熏染。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底色,而父母是这底色最重要的绘制者。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必须明确,没有什么比父母的陪伴更重要,一切不在场的理由在教育孩子面前永远都是借口。对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而是寂寞时有人倾诉,迷惑时有人指引,成功时有人鼓掌,失败时有人慰藉。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陋习却暴露出一个令人非常无奈的现状:缺席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失控的孩子。可能有人会说:我在陪啊,陪他吃饭,陪他写作业,送他上学接他放学······这里我想告诉这些人,你误读了“陪伴”一词的含义。陪伴不等于陪同,陪伴不等于看管,陪伴不等于说教,陪伴不等于妈妈的守护······如今,“失陪”父母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亲情缺失导致孩子被忽视而引起的紧张、不安全感长期存在,进而形成无形的压力,消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并持续终身。唯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和耐心的引导,才会让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感,才能帮助孩子产生安全型依恋,然后培养出一份积极心态来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因为,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所以,我深知教师这个职业之艰辛和责任之重大。或许是教了二十几年的书了,见过了太多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长处,所以,无形之中我就会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们相比,就像再婚后会不自觉地拿现任和前任进行比较一样。当孩子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值,我就会批评、指责,甚至恶语相向,直到刺痛了孩子才肯罢休。

无数次,我把我的观点强加于她,不允许她有自己的见解;我总习惯用命令的口吻对她发号施令,不由得她愿不愿接受;对她犯下的错,我冲她怒不可遏地喝斥,丝毫不顾及她的自尊,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我胸中的怒火,孩子才会变得更好,也不不管周围环境怎样。导致现在孩子身上出现了各种问题:不自信,好依赖,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差······现在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人在发火的时候,智商真的是为零。如果当初我不用挖苦来惩罚孩子犯错,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不当着孩子面宣泄我的各种不满,不当众批评孩子,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是进步;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做完作业再玩,是不是更轻松?这些带商量的口吻说出这些鼓励性的话,孩子是不是会更自信,性格更阳光,学习更有动力,遇事更有主见?回答是肯定的。我也是在不断的失败、自省、反思中才悟出这一道理的。结合我之前所走的弯路,现总结几条,与大家共勉:多点鼓励,少点责备;多点热情,少点打击;多点支持,少点干预;与其抱怨,不如祝愿。笑看花开是一种态度,静看花落也未免不是一种美好境界。
        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也越来越难管了。这是我从教二十二年来最大的感慨。如今教育不是提倡不批评、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孩子吗?诚然,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一味地、盲目地、违心地夸,只会导致孩子是非混淆,黑白颠倒。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进行适时地鞭策了。鞭策,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用鞭和策赶马,比喻督促。当马儿停滞不前或速度放慢时进行鞭策,马儿就能继续向前,人何尝不是这样?当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或自己没有明确目标之时,就需要我们即时督促、提点一下。告诉他们:你现在偷的懒,将来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这个社会正在极严厉地惩罚不好好读书的人。努力读书,你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努力读书,你才能结交跟你一样更优秀的朋友;努力读书,你才能挺直腰杆拥有选择的权利,做喜欢的、有意义的事,而不是被迫谋生。
        最后,我想送给所有人一段话: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改变他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唯一要做的是改变,你唯一应该超越的人是昨天的自己。愿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以及我们的孩子们,为了心中的那个目标,努力地坚持,不懈地追求,做最好的自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