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陈华
[导读]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读写教学上,要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融入在阅读与作文课堂中

        陈华
        河南省光山县实验小学,河南  光山 465450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读写教学上,要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融入在阅读与作文课堂中,给予小学生一定的阅读与作文指导,并给小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提供恰当的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小学生便可以从阅读与作文学习中积累更多的知识,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和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当掌握这一教学手段,利用读后感写作、课文仿写或续写、摘抄任务等形式与手段,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与发展。
        一、关于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层出不穷,读写结合教学法不仅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具备双重作用的高效教学法。
        (一)强化学生对文本素材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是学生将书本知识放进大脑中的过程,而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内化,但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往往难以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过后开展相应的写作训练,学生再次整理所学内容并与自身实际结合时,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就会更进一步。
        (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写结合并非单纯在阅读之后写作。在阅读之前,教师也可以按照课文主题开展简短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先表达自己对主题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索原作者写作的内容与情感,从而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
        (三)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不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还是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原作者的写作技巧,在词语、句子、成语、俗语等使用上获得积累;另一方面,学生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描写方式等方面也能增长见识,从而形成可靠的写作经验。
        二、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于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以往的小学作文课堂中,语文教师主要是通过自我讲述的方法来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这种讲授式教学法,往往让教师忽略了小学生的想法。这样,小学生只是被迫地接受作文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作文课与其他课堂不同,它主要就是要看学生自身的想法,包括作文的构建和思路。因此,小学生在作文课中的思考和想法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来了解学生对于作文的想法。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


        (二)开展写作与阅读训练活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几乎就是停留在了“课堂”中。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局限于语文教师的说讲以及自己听讲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足。虽然语文教师讲的知识传授给了小学生,但是这只存在于学生的脑海里,学生并没有通过脑海把知识表述出来。为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作文实践活动,让小学生通过思想和语言的共同表述,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构建能力。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作文朗读比赛。语文教师可给定一个作文题目,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写作文,然后把作文交上来。语文教师看学生的作文,并从所有的作文里选出十个写得比较好的作文。语文教师要求这十名学生,把自己写的作文进行朗读。一周以后,教师可在作文课的时候开展朗读比赛。朗读内容为十名学生自己写的作文。评分人员为教师以及班级里剩下的学生。
        (三)强调读后感的实施
        读后感是作文写作的一种格式,指在阅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籍后,将自己所读所想记录下来,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种方法就可以充分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尤其在小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逐渐丰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通过读后感的写作,完全可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而不是从文字表面上理解问题的答案。比如,笔者在教学时就要求学生完成一篇不限字数的读后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文相结合,写下自己的深切感受。有的学生因此而想到了自己亲人的故事,有的则联想到了雷锋叔叔,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会从内心上接受到作者的思想熏陶,从而达到主观的理解层面。
        (四)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材也在持续优化,当前部编版教材收录的课文都有其教育价值与引导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文或课文片段开展仿写与续写活动,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对课文深层情感的挖掘,从而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进一步,不仅能够看到表象展现的内容与情感,还能感受到表象背后隐藏的关键信息。笔者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按照巴金写作的模式写作文,于是学生纷纷写下来自己本来认为是很普通,但是后来却感到无比欣喜的事物。通过这样的仿写过程,学生这时突然发现,巴金也在告诉我们,自然与生活所存在的美需要我们具备发现美的眼睛,轻易下的结论往往存在巨大的错误。
        (五)以摘抄任务积累文学素材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还能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提供途径。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的过程,为达成这一目标,笔者为学生布置了相应的摘抄任务,要求学生在学习过一篇课文后,将课文中新学习的、写作中普遍应用到的、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进行总结与记录,在摘抄的过程中品析词句的含义,掌握句子之间的结构,从而为自己的写作积累充足的文学素材。例如,在学习了课文后,很多学生在写景类的作文中都拥有很好的表现,这就是摘抄任务为他们积累的素材与经验带来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两部分内容,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阅读是吸纳的过程,而写作是输出的阶段。要想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就必须将二者结合共用,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文霞.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2]范元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