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丽颖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夏垫中心小学,河北 廊坊 065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发挥积极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教师们营造了适合语文知识学习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系统的语文知识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翔。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课堂氛围;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是否“学”,而忽视了学生是否“会学”。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和有效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学习效果不佳。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生动活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性
(一)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出于对教学效率的考虑,大多数教师都是以自己的意识为指导来进行教学的。虽然这在初期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表达自我意识的意愿也在增强。因此,在课堂气氛的建设中,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感受。
(二)可以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意味着师生关系和谐和谐。学生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也把老师视为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这使得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时积极应对,消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诸多障碍。
(三) 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即使成年人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也会潜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要求,从而鼓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小学生也是如此,由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知概念,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他们能经常受到正确观念的影响,将会给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许多好处。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非锦上添花。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在创造课堂气氛和运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二)教师没有适当地调整课堂气氛
检验小学语文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是课堂气氛的调整是否得当,能否满足学生的客观需要,能否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然而,一些语文教师显然做不到纯粹如火的工作。而由于师生互动频率不高,交流内容不深,教师很难在第一时间掌握和回应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也会对课堂气氛的调整产生负面影响。
三、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态,笑脸,亲切的话语,充满热情,贴近学生,热爱学生。
当学生看到老师的微笑时,他们会感到老师的亲切和可敬,从而有一种安全感和稳重感,能够宏大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学生出现错误或表达不完整时,教师不应训斥或惩罚他们,而应耐心引导,提醒他们思考好后再发言。当学生取得一定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比如,教师要融入学生群体,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操作和讨论,表扬优秀学生,如“你是我们班的智慧之星”、“你的记忆力很好”、“你的回答很有启发性”等;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不应这样做厌恶或批评,但要耐心地引导和鼓励他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老师相信你能做到”,“想一想,慢慢来”。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的应用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将图片、音乐、视频与中文文字或中文知识相结合,将原本枯燥的文字以图片甚至动画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小学生面前。如果小学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气氛。
(三)改进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改进上。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课堂气氛调节的改善就是要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的反馈为课堂气氛的调节器,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紧迫任务。同时,这也是教师应该树立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改进可以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日常行为入手,从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入手。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以学生喜欢看的语言形式参与形式知识的介绍和讲解。教师教学手段创新的作用也能得到更明显的体现。
(四)注重课前预习和前景介绍,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通常对课前预习的缓解有着特殊的偏好,认为良好的课前预习活动会对正常课堂氛围的构建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很多小学语文老师都会在课前预习和场景介绍环节下功夫,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详细安排,选择适当的PPT和讲义,甚至引入相应的教学视频和网络视频,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语文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迅速提高。只有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课堂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淑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气氛的策略漫谈[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5):146-146.
[2]王坤.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气氛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95).
[3]李培新.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策略[J].考试周刊,2018(61):66-66.
[4]肖建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50.
[5] 刘双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课堂学习氛围[a]2019年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论坛论文集(第九卷)[C]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协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306-三百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