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为孩子成长导航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0期   作者:张春龙
[导读] 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张春龙
        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吕家小学  

        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主动、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就是要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教育是教师是手上握着“爱孩子”的牌子,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谈话、说教、批评或训斥。现在的中学生有比父辈们更加优越的生活,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常常停留于一种美好的愿望,部分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上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学生缺少远大的理想,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缺少强大的动力,分数似乎是大部分孩子学习生涯追寻的终极目标。多数孩子是父母和老师在赶着往前走,学生的被动学习也让教育者心力交瘁。这样的孩子是让人担心的,这样的未来是让人忧心的,这样的教育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加强学生的智慧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爱,需要智慧。智慧的爱,让我们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我们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 谈心的智慧在师生交往中,运用最多的大概要数“谈心”教育了,只是谈什么,怎么谈,需要我们思考。在运用“谈心”教育时,我们不妨把耳朵唤醒,少说多听,让孩子多多表露自己,聊聊家庭琐事,谈谈同学趣闻,叙叙生活烦恼。教师呢,适时地插上几句话,或抛出话题,或简单评论,或幽他一默,调节气氛,于不露声色中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悄悄暗示、影响学生,从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 批评的智慧,学生来到学校就是为接受教育的,有问题很正常,智慧的教师总是润物细无声地唤醒,而不是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一厢情愿的批评、训斥,甚至体罚,除了留给学生心灵的伤害,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还有什么呢?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在纸条上写了一句脏话揉成团在教室里随意抛着,捡到的同学个个都很生气,因为纸条上写着:谁看到纸条谁是笨猪!班主任知道了,也写了一张字条,亲自交给了那个学生。等那个学生惶惶不安地打开纸条,却发现上面写着:看到字条的孩子是讲文明的孩子,顿时羞惭万分,当即向老师承认了错误。每一次读到这个案例,我都会为老师的智慧暗暗喝彩。试想,如果教师当时对学生劈头盖脸一顿批评,会收到这样好的效果吗? 鼓励的智慧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肯定,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就感。因此,即使心中对孩子感到失望时,仍然不忘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爱的语言还有很多,有时甚至可以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只要有爱,善意的“谎言”也会美丽,它能唤醒心灵,开启心智,让孩子绽放自信的笑颜,让生命充满活力。 在关爱中,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也要融入教育的智慧,用最恰当的方式方法,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教育工作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还要讲究艺术性。它要求教育工作者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情感升华情感,以睿智启迪睿智。教师要有爱的艺术、理解的艺术,尊重的艺术和赏识的艺术。艺术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学生,是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的体现,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激发学生进步的动力。师爱能影响乃至决定学生个性发展方向。我在教学工作中认识到,凡是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受到老师的关注。哪怕是在作业题后划一个钩,或者一句激励的批语、都能激起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爱,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这种爱不是偏爱、溺爱,不是只爱一部分学生,而是爱所有的学生。但爱也有分寸,对优等生是严厉的爱,对后进生是鼓励的爱。理解的艺术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通行证。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一篇篇周记,你会发现没有哪片沃土比学生的心田更富饶,这是承载着学生忧伤与喜悦,容纳着学生的畅想与追求,记录着学生的烦恼与困惑,积累着学生的收获与成功。你会发现他们是多么渴望沟通和理解。要真正理解一个学生,就要求老师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学生,及时与学生交流。一个善于进行观察的老师,总是有一个长期合理的观察计划,和明确的观察目标,以便及时发现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观察的形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课间休息、小组活动、主题班会、公益劳动等场合。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和交流。在跟学生谈话时、应持平等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态度,采用疏导的方法交心谈心,边了解学生,边引导学生,在和谐融洽中达到沟通和理解。我认为尊重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尊重的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之桥就越坚固、越宽阔。事实上,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信任学生是辨证统一的,这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马克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对学生如果不尊重、不信任,也就不会向他提出严格要求,他的积极性是不能被调动起来的;同时,尊重信任学生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否则尊重信任就会没有原则,没有目的,学生就会放任自流。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在尊重、信任的氛围中才表现为思维活跃、参与主动、学习愉快。因此,教师要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营造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赏识的艺术赏识的艺术是一道射进学生心灵的灿烂阳光。渴望肯定和赏识,是学生在学校一切思想和行为的中心动机。只要留心观察身边常被赏识和赞美的学生,他们由于感受到周围的环境对自己的肯定,经常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相反,一个遭受过教师不应有的训斥,有时就会自暴自弃、消极无为、不思上进。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虔诚的赏识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生气勃勃、健康愉快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赏识中感受到爱护、陶冶了情操,学会了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影响别人、感染别人,从而形成爱人民、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选择智慧教育,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改革。这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才是智慧教育的真谛。
        
        
        
                                                  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吕家小学  张春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