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贾其天
[导读]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加上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较城区学生更随性,

        贾其天  
        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白竹希望学校,重庆  酉阳  409800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偏小,加上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较城区学生更随性,在各方面的控制能力不够强,导致部分小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这就为教师的授课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为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带来许多实际问题,衍生出了很多新的亟待解决的矛盾。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趣味阅读,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
        一、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提高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节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若是课堂的开头部分设计得生动有趣,有足够的吸引力,则会有效地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探求的欲望,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针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的阅读教育,在前期的教学设计阶段以及后期的合理运用部分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性以及农村学生实际年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师是通过课节的内容受到启迪,能够将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无论怎样,都是可以让小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
        例如,五年级的《儒林外史》,关于人物描写的小短文《两茎灯草》的教学时,先是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给学生讲了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导入吴敬梓和他两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引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教学的一开始,课堂的氛围就极其的活跃。授课教师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都想在文中了解到究竟作者运用的是哪一种人物描写的方法?那么犀利地将严监生的吝啬和守财奴形象展现得如此惟妙惟肖?老师这样的举动,一方面是提高了小学生的自主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将插图与教科书中的课文相结合
        课堂上若将插图与教科书中的课文相结合能使教学更为生动,并且能够培养出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优秀的观察力是思维运转的基础,拥有好的观察力会使得思维运转的更加灵活、快速,而通过对事物、图片各式各样物品的观察也是拓展小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途径。在授课阶段,我都会对文章中所插入的图片加以充分的利用,
        如:在学习《父爱之舟》时,先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插入的图片均出自吴冠中的作品,在授课开始之前就先将同学们带入这种情境当中,可以让学生们在了解当代著名画家后,欣赏画家的水墨画,感受艺术美的同时自主地表达对图片的看法,例如图片中有什么,或者是通过观察,是否能看出本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再将图片与课文内容相互对照,最后才是阅读文章。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学生们在阅读之前就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具体的概括以及了解,并且在阅读期间,结合图片的表达,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更进一步的理解,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这种授课方法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在阅读时的观察能力,更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自信心,并且对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词语含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正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充分利用教学软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充分利用周围可运用到教学中的资源,创造出符合课节的情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若是教学还是一如既往的乏味无趣,依旧是按照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及授课理念,那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便会越来越少。所以,在设定出情景后,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变化、内容的起伏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教授《鸟的天堂》时,我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软件,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图片以及逼真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鸟的鸣叫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其中,课堂上的氛围也十分的融洽,没有喧嚣没有窃窃私语。同学们在那一刻都在用心地欣赏自然的景象以及倾听自然的声音。整堂课教师充分地利用有效资源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探知欲望。
        四、让学生的阅读与绘画相结合
        在授课阶段让学生的阅读与绘画相结合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总是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想法。鉴于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年龄特点,我在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阅读课文《童年的发现》一课进行教学时,先是让同学们自行阅读,在阅读完毕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大部分同学选择口述,其中有名同学选择了画出他理解的胚胎发育成长过程的模样,并将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过程用绘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这时讲台下有学生们开始纷纷小声议论:“草履虫不是这个样子的,它的外形应该就像一个大大的草鞋底子。”同学们变得极其活跃,大家都想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眼中的胚胎演变过程,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将这样一项任务布置成了家庭作业,同学们也很开心,课堂的氛围极其的融洽。由此可见,学生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阅读过的文字演变成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表达,这时再让同学们将课本拿起,再一次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效果有了显著的变化。在阅读中融入绘画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还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力,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们而言是受益匪浅的,进而让小学生体会到阅读与创作为他们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授课阶段,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更应该要结合他们的实际年龄特点,培养学生善于阅读、乐于阅读的目标,这样一来,才能使得每一名学生开始自主的阅读,并且热衷于阅读,将阅读看作一种兴趣爱好,是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1]郑兴荣.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9(34)::34-35.
        [2]赵盈.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J].课外语(下),2010(65):26-27.
        [3]曾德萍.试论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趣味阅读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20(87):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