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 和晓娟
[导读] 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

        和晓娟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云南  丽江   674100
        
        【摘要】随着当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并且随着教育体制的变革,语文学科中的作文写作在考试中占的分数比重越来越大。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作文的写作上略有欠缺,缺乏写作题材,导致自己语文成绩平平,且写作上没有自己的风格,进而影响了自己对语文这门学科后期的学习。对于如何培养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中个性化写作,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群体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策略
        语文写作能力,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从小的范围看,它在语文成绩中,占比例最大,占的分数最多,从大方面看,它能展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语文修养、言行举止,是一个人全方位的体现。但在当今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写作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个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经验不足,写作经验不足。教师应该对学生习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引导,从审题,构思,开头,中间,结尾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讲解,并且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和纠错。使学生做到爱动笔、爱记录,使学生在写作当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
        一、作文内容的个性化
        在平时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大多是以命题作文为主。在作文课堂,教师给予学生一个题目,让学生结合题目进行写作,并针对学生实际写作成果进行指导。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尤其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教学形式也成为了作文训练的主流形式。而这种命题是教学方式,也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说,教师的命题与学生实际情况不够符合,抹杀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在题目制定的过程中,教师有着明显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也使得作文教学的目标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呈现“南辕北辙”的状况。从实际角度来说,写作内容的个性化,应试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生对周边生活的想象与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个性更为鲜明的好作文。并且,小学生大多是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逻辑思维的缺乏只会让学生在构思作文的过程中,只会从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角度进行思考。其实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这种创作思维方式是必然的,也是小学生作文写作的一种常态。对此,教师更应当注重学生写作内容的转变,应回归到生活,利用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与思考,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写作个性更为突出。在实际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思考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写作兴趣,虽然少不了命题作文的布置,但是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裁的形式来实现训练效果。比如说,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以“学校”为材料的命题作文是非常多的,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可以将其分成多种体裁,并以此来引出多个“小题目”。如“我和我的学校”侧重于记叙与抒情;“我们的美丽校园”侧重于景物描写或是说明;“我的学校2080”侧重于想象类的作文。这样学生有了更多的内容选择,他们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个性体现。


        二、创设语文写作情境
        在现在的作文课堂上,许多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写作技巧、方法等等都感到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没有自己的想法,千篇一律。而创设有关语文作文课堂内容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化化的有效策略,既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性、积极性和想象力,又能够让学生掌握语文作文课堂所必需的知识。教师为学生创造有趣的作文环境,使学生融入其中,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己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问题,也正是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语文也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文字,从而使学生在作文的写作当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写作风格,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化。
        三、作文指导的个性化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学生作文训练与教师的作文指导,是一个密切的合作过程。小学生他们在没有接触作文写作的时候,是不会进行写作的,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在后天环境中通过学习与训练才得来的,而这个过程是非常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从实际角度来看,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作文指导做法,其指导大多是帮助学生选择某些范围,为学生固定写作角度,而这些指导,大多是建立在教师对于“高分作文”的印象之上的,经过这种的指导学生的作文也会很容易出现大同小异的状况,虽然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在考试中出现不错的表现,但是有关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也容易被限制,更不要说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个性化。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必须注重对学生作文指导方式的改变,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在作文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做好个性化的指导工作。这里需要教师明确两个方面。
        四、引导学生实践,在实践中发扬自己个性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当代,许多学生在写作时都会感到作文素材匮乏,肚子里没有墨水,从而导致只能去照搬教师所讲授的一套写作方式,不利于个性的发挥。而语文是一门很广泛的学科,若学生只局限于仅仅几本课本,很难开阔视野,打开自己的眼界和思路。因此,教师不能在教学中教完课本就应付了事,更要为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对于课外知识做到多看,多学,多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实践当中来发扬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现实,去走一走,看一看,去融入生活,参与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个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或者是学生周六周日的放假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参加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时必须带着本子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从而在为自己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利于激发自己的个性。
        总结:而言之,想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写作,师生需要站在统一战线上。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努力自我完善,以学生为班级主体,做学生的指路人、指引者,掌控整个作文课堂的走向,使其朝着又稳又顺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真正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为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鲜红.浅谈小学语文作文写作个性化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58.
[2]廖小惠.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2-3.
[3]范国栋.个性化指导,秀出精彩——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指导研究[J].才智,2020(1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