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悦读”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刘莹莹
[导读] 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基本途径。

        刘莹莹
        孟州市赵和镇临泉小学,河南 孟州市  454796
        摘要:阅读是提升全民素质的基本途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一语道破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应从娃娃抓起”,因此,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应从小抓起。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应立足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从兴趣的激发入手,激活阅读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到快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悦读方法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增长智慧,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核心目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半壁江山”的份额,与写作几乎平分秋色。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逐步爱上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融入趣味元素,发挥现代媒体优势,借助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逐步爱上阅读。
         一、融入趣味元素,促进学生快乐阅读
        “悦读”,与传统的阅读模式不同之处是“悦读”在于“悦”,也就是通过阅读而感受快乐,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是实现阅读到“悦读”转变行之有效的方法,趣味元素的融入,为阅读课堂增趣加味、增值提效。
        如阅读教学前,融入小游戏,以游戏营建“悦读”氛围。如《一分钟》的阅读前,教师组织学生闭上双眼,正立站好。双臂前平举,倒数60个数,这个小游戏,让学生们感受“一分钟”有多长,然后问:“一分钟长吗?”开展“找找说说一分钟”的游戏,激活学生思维,正确认识“一分钟”。游戏的融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阅读课堂充满生机和趣味,促进学生快乐阅读。趣味教学,除了游戏,还可以融入竞赛性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朗读活动,让活动为阅读课堂增趣。如阅读《狐狸和乌鸦》时,模仿狐狸和乌鸦的语气,朗读课文,进行角色对话。多元活动的融入,阅读课堂不再沉闷,学生不再沉闷。
         二、发挥现代媒体优势,帮助学生进行“悦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为课堂增添生机和活力。有效运用多媒体,让阅读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为课堂增添光彩,实现阅读教学效率最优化。如《千人糕》的阅读教学时,在学生阅读前,用多媒体呈现出重阳节吃年糕的情境,画面定格在年糕上,熟悉、生活化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年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描述,教师依托情境,巧妙引出新课:“年糕好吃、味甜,你们知道‘千人糕’是什么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千人糕到底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呢,阅读《千人糕》后,你就会明白‘千人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促其快乐阅读。
        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创设生动、直观情境,有效激发小学生的“悦读”情趣。

阅读的本质是知识与阅读者、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实现阅读者之间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学生只有欣然接受阅读,才能攫取令人期待的“情绪智力”效益,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营建良好的阅读情境,把学生不断引向悦读的殿堂。
         三、借助合作学习,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歌词“一双筷子容易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说的是人多力量大的问题,在学习上一个人独自学习比不上群学的效果。阅读是理解、感悟为主的活动,一个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全面、深入理解,体会也会片面。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阅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借鉴启发,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快乐参与阅读的热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于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或活动,让学生动起来。
        如《一分钟》的阅读教学时,一年级学生阅读的方式主要根据注音阅读,初步培养阅读能力,其中识字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常态的语文课堂上,对于生字词的教学,教师采用“给”,学生采用“受”的方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感到乏味。为扫除阅读障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学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优生相互借鉴、彼此补长,优生可以帮助学困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共同成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兴趣,才会产生阅读的动力、提升阅读的欲望。为此,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是激发阅读兴趣,促学生爱上阅读,并进行有效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逐步走向快乐阅读的发展之路。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叩响快乐阅读之门,促阅读到悦读的飞跃,值得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断探讨。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主要任务之一。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现代化的学习模式,是不受任何压力、不受任何约束、自主支配、不受外界干扰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在阅读中的体现就是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不受他人支配和约束、是快乐的阅读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兴趣。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阅读教学中,促学生主动阅读,阅读教学效果也会随之而提高。为此,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能力,应注重兴趣的激发,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促成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变,实现“要我读”到“我要读”的飞跃,“悦读”教学才得以实现。
         五、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构建“悦读”课堂,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把阅读变为“悦读”,是教学相长的艺术性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意识到“悦读”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多措并举,为学生叩响“悦读”的大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大道上走得顺畅,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姚宇虹.引入科技活力优化课程教学——对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全面性构建与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
        [2]刘敬云.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