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桐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小学,辽宁 沈阳 11040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各学科教学均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条件及教学氛围,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生动、直观且充满趣味的课堂,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培养其探究精神。本文就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求各学科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一、信息技术对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课堂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因其明显的视听功能,能够将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高度概括,以生动、直观且富于趣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快速、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同时,借助微课等多媒体课件,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从网络中补充相关知识点,以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其语文素养,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动性
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便于教师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呈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增强,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与学生展开教学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在探究中形成自我学习认知。这将有助于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断优化其语言表达能力。这一能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动教学情境,促进实现优质阅读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对于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事物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对那部分超出学生理解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析、生动呈现,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使学生实现优质阅读。例如,在部编版语文教材《山行》一诗的教学中,诗句中“斜”“坐”的发音、意义都与现代意义有明显的不同,这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因此,教师可在微课设计中体现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一是要求学生从网络上搜索本诗的朗诵视频,还有诗中所描写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图片,使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顺利理解全诗内容;二是要求学生借助课件进行跟读,在清雅优美的古琴曲声中,学生边聆听边朗读,深刻体会全诗所描绘的如诗美景及蕴含的情绪基调;三是要求学生背诵全诗。基于这种反复的诵读,学生便能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课堂阅读教学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拓展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传播与共享。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撰者选录了大量不同题材的名篇佳作,由于作者在创作中都会传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而小学生对这部分抽象复杂的内容不易理解。另外,教师受课堂时间所限,难以全面、深入展开所有内容的教学。然而,借助制作微课视频,教师就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不断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阅读教学中,全文对西沙群岛美丽风光及丰富资源进行了生动详尽的描写,教师可在课前从网络中查找相关视频,以辅助课堂教学。视频内容包罗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美丽风光、民俗文化等内容,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全文内涵。
(三)创新语文教学模式,优化学生阅读思维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讲授,更需要关注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并在优化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增强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可借助微课辅助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微课设计时围绕秋天的雨,寻找秋雨自然科学知识、特点、对农作物的影响、雨景描写等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感知秋雨,并各写一篇短文,训练学生的分析、观察、表达能力,从而在语言运用、写景状物、情感表达等各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为其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及观察思考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四)阅读理解的形式多元化传统的阅读,局限在纸质的阅读。
对于小学生而言,抽象的文字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太多深刻的记忆,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带有特殊性的阅读方式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的歌词。在教学的时候,我选择了播放歌曲。当那耳熟能详的音乐声响起,很多学生都能跟着哼唱出来。学生对唱歌有了兴趣,同样对歌词就有了学习的渴望,之后的背诵也就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教师基于传统纸质教材,在课堂上融入学生感兴趣的音视频资源,使得课堂更生动,学生理解更深刻,这无疑是师生的双赢。阅读课堂形式的多元转变,教师可以轻松解释原本抽象的概念、现象,学生可以明了理解课内观点,双方都由此留出更多空间、时间放在更深入的思考、探究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有益探索。为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专业能力,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以便更深入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冯雅琼.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40).
[2]柳琳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