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 王灵毅
[导读]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二实验小学,河南 洛阳 471400

        王灵毅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二实验小学,河南  洛阳   471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创新人才也是国家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和观点,开展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之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是比较关键。教师不仅要注意向学生传授课本理论,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快乐学习氛围,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了解课文的具体内容。教师通常会在课上为学生讲述课文的作者、作者的相关背景、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讲解的就是文章中的生字、词语与中心思想。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需要完成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传授给学生本节课程的课本内容,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不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学生也没有适当的机会去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会统一的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的学习思维。以上种种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当前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极大地降低小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无法形成语文的创新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一词涉及面广,包括新思想、新思想等。同样,创新的重要性也是多方面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禀赋。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创新意识,就失去了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就会在时代大潮中被淘汰。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是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学生个人角度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创新是一个人的新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个人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而且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提供人才,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丰富创新想象力
        课堂是集中教学的最好方式。要想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教师充分学习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材料。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由专家层层评选,选文也具有人文性和科学性。因此,教师要想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不断了解教材,丰富学生的创新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不会有创新。

创新需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这一要素,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想象力。
        (二)个体差异施教,发展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学会科学分层、合理引导,使不同学习水平、不同学习优势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学习,施展才华,获得不同的创新发展。
        (三)加强与学生进行的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非常严重的印象,这导致学生往往害怕老师,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这不仅降低了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对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其他学生也能参与其中。
        (四)为创新思维提供实践机会
        没有实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是空谈。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拓展思维空间。比如,带学生去野外郊游,告诉他们,郊游结束后,学生们应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进自己的经历和经历中,并交还给他们。因此,学生应该注意他们在郊游中看到的东西。通过这种观察和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以后打在坚定的基础。
        (五)鼓励不同思维,打开学生创新之门
        小学生很好奇,想探索一切新鲜事物,同样,他们的思维也很活跃,有各种各样的狂野想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打开学生创新的大门。但现实情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将许多学生的思想扼杀在摇篮中。因此,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一点,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想法,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给予肯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更要转变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想象,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传播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京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33):33.
        [2]罗质彬.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50.
        [3]吴昌霞.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8(11):210.
        [4]罗振生.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思考[J].速读(中旬),2018(2):90.
        [5]许义.关于小学语文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