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1期   作者:唐文彬
[导读] 语文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唐文彬
        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下东学校,四川   蓬溪   629100

        【摘要】语文是小学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化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创新契机。因城市化进展,学生和优质生源减少。受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观念陈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策略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贯穿, 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养成有着积极意义。但实际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等,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体现。教师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教学方法与模式等方面加强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有效吸收内化,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思想与方法滞后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的要求变得截然不同,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却并没有多少改变。教师还是只注重简单讲解课本表面知识,而对更深层次内容的讲解少之又少。在当前的考试中,课外拓展所占比例已经越来越大,急需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模式。教师既要注重课本,也要适当拓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二)学生和优质生源减少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因城市化进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到城市读书,导致学生尤其是优质生源越来越少,甚至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留住更多学生。
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丰富教学资源
        学生在生活当中对于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性。但对农村语文小学课程进行调研却发现有很多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即学生对于学习有较强的枯燥感以及乏味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当前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使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乏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学科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农村生活实际素材丰富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经历入手深刻理解语文知识,实现学习质量持续改进。
        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引用村井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村井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村井深与抬水沉等特征,体会到挖井人的艰辛。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井制作的过程,或是引入关于井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传达的品质精神。课后让学生通过自己打水洗衣服,体会节约用水的含义,让家长讲述关于毛主席抗战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毛主席的道德精神。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多种资源积极展开德育与情感教育等,让学生通过文章学习激发起热爱祖国与家乡、大自然的品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迎合学生心理优化内容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对此,应当迎合学生认知规律与个性化心理需求等学习特征合理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语文知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学中还需丰富教学趣味性与实践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语文教学有序展开。
        如在《做手工更有意思》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老一辈手艺人制作的剪纸与折纸等手工艺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向学生播放手工技艺影像资料,让学生领略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如窗花或刺绣等,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与眼界。向学生推荐手工制作的书籍资料,学生自主成立活动小组展开手工艺实践活动,小组选派代表分享活动成果,讲述制作过程与经历等,提高学生表现欲望与学习兴趣。
(三)采用灵活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习能力等个体差异,根据学生能力均衡分组,同时做好小组责任分工等工作。向各学习小组下达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需先根据学习任务进行独立思考,提出新得学习问题,再进行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小组成员在思维碰撞与头脑风暴中得出规律性结论,并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新的学习问题。教师选派小组代表分享任务完整情况,总结与评价讨论学习成果,引导班级展开集中问题讨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当以综合性或概述性问题为主,难易程度迎合学生就近发展区,让学生乐于与善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以此获得更好的激发与激励带动。学习任务应当注重开放性,减少教师思想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限制,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需要给予适当的管理与方向引导,让学生合作方向正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知识体系自主构建与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提升,但应当充分意思到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结合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主,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层次化教学
        教师在贯彻现代化教学观念时,不能忽视对每位学生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 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落实层次化与个体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展开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如在提问时,低基础层次的学生以问题串为主,通过层层引导点播强化学生认知,如利用字典学习生字的学习目标。中基础层次的学生以理论实践自主结合的问题为主,通过综合性问题引导,强化学生知识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的能力,如熟悉文章内容与字词。高基础层次的学生问题以能力拓展为主,注重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自主联系构建, 使其快速丰富知识结构体系,如总结段落大意与文章主旨等学习计划。在练习方面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能力训练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提升进步, 从而确保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优化本学科教学质量的策略,日后我也将进一步展开分析与研究,以让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开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及其能
力也能在稳步提升的过程中得到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妍平. 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J]. 时代教育 ,2012(24).
[2]蒲静.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初探[J]. 未来英才 ,2017(8):197—197.
[3]庄红艳. 移情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小学生(下旬刊),2018(1):24—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